CRT彩電時代,是中國制造的時代。然而在從CRT進入到平板電視時代后,中國的家電廠商們至今無法擺脫高成本原料采購和低價格產品出貨的局面,很多廠商在年出貨幾百萬臺的情況下,年純利過億卻變為遙遠的過去。
在廠商尋求突圍的策略中,向上游延伸、控制重要原材料變成了一種集體沖動。不過,家電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近日刊文稱,中國造屏已經掉入“買進落后循環”的狀況中。
造屏運動
國內廠商掀起造屏運動,是在2000年后。
2003年1月,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電子TFT-LCD業務,首先進入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件領域。同年9月籌建5代線,并于2005年投產。上廣電早于京東方,于2004年10月其5代線就已經正式投產。龍騰光電5代線在2006年6月正式投產。
長虹新聞發言人劉海中向記者介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第一條新型等離子顯示屏生產線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6.75億美元,一期工程于2007年4月28日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量產階段。“隨著長虹新型等離子顯示屏的量產,中國自主造屏已全面進入實質性成果階段。”他說。
不過,羅清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廠商的集體訴求表現為各自為政,面板廠商如京東方、龍騰光電和重組的上廣電,整體世代線落后,無法滿足電視屏需要。這些面板廠商新的計劃中,也存在落后產能和重復建設。整機廠商中,一步到位的只有長虹一家——大筆投資于等離子屏及其產業配套。
羅清啟擔心,日韓廠商正在向更高世代線乃至OLED轉型,落后世代線如6代線將轉移至中國國內,變成國內廠商的包袱。
凸顯戰略差距
目前,一臺平板電視(液晶和等離子電視)70%的成本花銷在屏上,模組成本約占7%。即使按照TCL一位總工的樂觀預計,模組成本也不會超過12%。整機廠商投資的液晶模組線建設,對產品成本降低助益有限。
在前不久大陸廠商赴臺采購中,許多大單都流向了友達、奇美等臺灣面板制造廠商。
此外,中國大陸面板制造企業的原材料供應和產業配套一直弱于日韓,京東方的液晶原材料至今仍有60%依賴進口,采購成本居高不下。重組的上廣電其5代線運營至今也沒有形成產業配套,也未獲得核心技術。
京東方公關總監張宇向記者介紹,面板制造要求企業要有相當的技術整合和技術創新能力,京東方的技術積累與日韓的差距已經非常小,正在籌劃的8代線也將以自主技術呈現。
劉海中也指出,長虹要獲得的是產品定義權,為此,必須要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器件。對于平板電視而言,占據成本超過70%的顯示屏則是最為關鍵和核心的技術。長虹根據戰略目標,率先在等離子核心技術尤其是等離子顯示屏領域進行部署。
與國內造屏形成對照的是,日韓廠商如索尼、夏普、三星、LG等廠家,既掌握了屏資源,也扮演了平板時代的市場主角。從2006年至今,歷次的平板電視降價潮幾乎都是由日韓廠商主導,國內整機廠商在兩面夾擊中一直亦步亦趨。
羅清啟指出,在和日韓進行比較時會發現,國內在核心技術和產業鏈方面嚴重滯后于日韓,議價權掌握在上游供應商手中,同時,更大的差距在戰略方面。“日韓廠商的背后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對技術的限制也非常明顯。”他說。
羅清啟舉例說:“與三星相比,國內5代線的投產時間差為一年多,但三星很快就籌劃上馬7代線和8代線,京東方的6代線卻還在土建階段。日韓政府都把優質資源引向了面板產業,而國內主導的是地方政府部門,如北京國資委、上海國資委、綿陽市政府等,國家資源被分散,無論資金、人員、研發單位都缺乏定向整合。”
等離子破局
據了解,京東方、龍騰光電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液晶面板制造籌建項目,總投資約為150億美元左右。這些投資中,僅在2009年內就會落實95億美元。
在國家電子振興計劃綱要中,對包括京東方、龍騰光電和長虹的等離子屏二、三期工程在內的平板顯示產業的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
據了解,國家安排的資金,將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政策取向。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在去年視察長虹時,曾強調“忍受短期的轉型陣痛,謀求長期的可持續發展”。
劉海中稱,長虹的目標就是把從國外進行產業承接變成產業替代,等離子屏項目就是長虹產業替代思路的一個標志性項目。
他指出了區別于上廣電的幾個要素:長虹擁有屏制造的核心技術,“屏+整機”的完整鏈條;顯示屏的部分關鍵指標已超越國際同行;在液晶方面,長虹與臺灣友達進行戰略合作,擁有了類似等離子屏的“屏+整機”的格局等。
羅清啟指出,以日韓為范本,面板制造需要以國家為主導,強力組織,聯合大學和研發機構,引入資本市場,并由企業負責落實。“如果沒有三星那樣的集群式發展,很難成氣候。”他說。(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7月15日下午,AMD公司副總裁、中國OEM業務總經理潘曉明做客賽迪網高端訪談,就電腦下鄉的推廣及AMD在其中所起作用等相關問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潘曉明表示,AMD基本上與所有中標PC廠商都展開了合作,深入電腦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