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微軟宣布將推出免費的Office網絡版“OfficeWebapps”,這也是微軟首次針對其“搖錢樹”Office系列軟件推出免費版本。業內專家表示,與此前的“黑屏計劃”以及反盜版索賠案等“硬堵”式反盜版策略相比,微軟此舉在對抗其競爭對手谷歌的同時,也是順應互聯網發展潮流的反盜版“疏導”之策。
硬堵
反盜版索賠46萬元
本月2日,微軟公司訴北京思創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預裝盜版軟件一案勝訴,獲賠人民幣共計461409元。
這一結果顯然在微軟的意料之中。“多年來,微軟一直在對用戶和經銷渠道進行正版軟件價值和知識產權保護等的宣傳和教育。但目前市場上隨銷售計算機預裝盜版軟件行為仍然十分猖獗,這給軟件的著作權人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微軟(中國)公司高級知識產權總監于維東表示,知識產權保護的充分執法,以及健康的知識產權意識對所有創新公司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將安裝盜版軟件的商家告上法庭,是微軟選擇法律武器反盜版的“硬堵”模式。但與此前直接對使用盜版軟件的用戶進行“黑屏”警告相比,微軟此舉獲得了更多的支持。
“繼‘黑屏’事件之后,微軟此次打擊盜版的對象換成了裝機商。我認為這是比‘黑屏’更合適的維權行動。”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陳建民表示,打擊“攢機”市場,可以從源頭杜絕盜版軟件,如果僅采用“黑屏”手段限制用戶,在法理和情理上都有局限。
同時,陳建民認為,微軟可以根據我國的市場情況,適當降低些購買正版軟件的門檻,通過市場營銷和打擊維權兩只手,來扼住盜版的“咽喉”。
疏導
降價免費紛至沓來
業內專家的建議話音未落,微軟的降價甚至免費策略紛至沓來。
7月3日,微軟(中國)有限公司公布了Windows7中文版部分零售盒裝產品的建議零售價格。其中,Windows7家庭普通版的零售盒裝產品建議零售價為399元,這一價格與以前動輒上千元的正版操作系統相比,可謂是相當的“親民”。
隨后就是7月14日,微軟宣布將自己多年“壓箱底”的最賺錢軟件——Office推出免費的網絡版。
微軟此舉在業內看來,首先是對競爭對手谷歌作出的回應。實際上,早在3年之前,谷歌就已經推出了免費的網絡文書處理服務GoogleDocs,而在谷歌迅速占領互聯網文檔處理市場的同時,微軟對于自己銷售量及盈利能力最強的軟件Office依然難以割舍,遲遲不肯推出免費版本。
“提供免費的產品,但對服務收費,這是互聯網未來的發展潮流,大勢所趨。”奇虎董事長周鴻祎分析表示,微軟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潮流,但作為一個龐然大物,積重難返的微軟只能一步步走上“免費”之路。
專家
免費使用有利正版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互聯網和軟件服務化的發展,使軟件逐漸地從本地移到網上,從銷售版權逐漸轉變到免費使用或收取服務費。但對于微軟而言,這一模式并不是強項,由于其他公司在這方面起步較早,未來的網絡版文檔處理軟件很可能不會出現過去桌面Office微軟一家壟斷的局面。
“在踏入‘免費’這條河流的同時,微軟也步上了反盜版的疏導之路。”奇虎網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微軟真的能夠痛下決心,對軟件逐漸實施全免費策略,反而能夠大踏步普及正版軟件,這對于其解決盜版問題大有裨益。”這位負責人認為,憑借著軟件在全球范圍內巨大的保有量,微軟的低價甚至免費策略,將使得其他軟件的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
倪光南表示,今后免費使用或收取服務費的軟件越來越多,這有利于推進軟件正版化。他建議,國家可以通過推廣免費網絡版軟件以及支持某些通用軟件的免費預裝、自主使用的方式,迅速降低PC軟件的盜版率,并維護低收入群體使用正版軟件的權益。(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戴爾首席財務官BrianGladden上周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舉行的會議上對分析師說,被壓抑的PC需求每一天都在增長。消費者仍在推遲技術采購。但是,這種需求應該恢復到更正常的水平。 7月20消息,戴爾股票星期五晚些時候的>>>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