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CEO鮑爾默希望,從辦公軟件到網絡服務等一系列微軟產品的低價策略可以擴大該公司的市場份額,雖然這是一步險棋。
《商業周刊》近日撰文稱,微軟一直享受著超級利潤,即使在經濟景況不佳時期,它也能憑借著其壟斷力量保持著旗下的產品不降價。然而現在,在這個糟糕的經濟危機及日益加劇的競爭環境下,CEO史蒂芬.鮑爾默Steven A. Ballmer不得不轉向更具攻擊力的策略。他開始削減產品的價格——從旗艦的windows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到微軟有著最新流行的網絡服務。
其實這個策略也就是用某幾項業務利潤的減少來換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而增加整個產品線的盈利。策略從增加大公司的軟件購買轉向了降低軟件的價格,這樣新興市場的消費者就會購買正版軟件而非去盜版它。由于經濟前景不甚明朗,“我們的重點是增加這些地區的市場份額,而這些地區是最關鍵的。微軟商務部門總裁史蒂芬·艾洛普Stephen Elop介紹說。
微軟正在對Office辦公軟件進行降價,并提供Word、Excel等其他軟件的免費版本,以此來對抗谷歌及其他競爭對手的挑戰,這些對手提供免費或花費很少的類似軟件。微軟進行了眾多促銷措施,使Office軟件從150美元降低到100美元,在中國、巴西等國家價格更加低廉。微軟稱Office單位產品的銷售量在去年下半年增長了415%,這對微軟實行新策略是一個樂觀的信號。
中國的產品降價最多,微軟聲稱中國95%的Office軟件是盜版的。自去年九月在中國開始出售29美元的產品以來,銷售量增加了800%。低價策略對于盜版來說是“釜底抽薪”。
一位北京的軟件經銷商劉天祥表示。他指出自從降價策略實施以來,微軟已在中國售出了8萬個Office軟件。現在微軟準備長期在中國實行低價。
不出所料,微軟會繼續尋求其他策略以抵消降價帶來的損失。它希望能通過鼓勵Windows 7軟件的用戶頻繁升級來保持利潤。未來微軟將推出軟件產品的多種版本,購買較為便宜的初級版本的用戶以后可以通過付費得到更高級的版本。
微軟在進行價格彈性方面的冒險性實驗。微軟希望通過降低價格來增加現有產品的銷售量并為其新產品開辟市場。如果能夠贏得足夠的市場份額來彌補網絡服務和網絡搜索的巨大開銷,那么每一額外的美元都是純利潤。
當然,這有點冒險,因為其競爭對手谷歌力圖用更便宜的替代品來吸引消費者,但是在現在的經濟狀況下,不冒險怎能保持領先地位呢?
“我不是說這會很容易,”鮑爾默表示,“但是我們現在有著大好機會去增長總利潤。”(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身為Windows專家,MikeNash和他的團隊要負責所有有關Windows業務的長期商業規劃、IE瀏覽器產品的市場推廣和宣傳,打造Windows平臺生態系統建設等工作。而支持中國市場業務的開展仍被他當作所有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鮑爾默:微軟“大降價”搶奪市場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