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萬元人民幣起步的聯想控股,在25年間摸索出了一條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成功道路。
作為聯想的締造者,柳傳志一直沒有停止思考如何把聯想的經驗帶給其他創業者。
在他眼中,那些年輕的CEO們仿佛是當年的自己,他想給他們提供一雙帶有助力的翅膀。 為此,他醞釀了“聯想之星”特訓班。
“我希望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以后,在中國百強企業的領導人中能見到你們的名字。我希望經過一期、二期、三期以后,能辦出大于聯想超出聯想的企業。”在日前中科院“聯想之星”CEO特訓班一期結業儀式上,柳傳志說。
發掘未來之星
作為國內最大的科技創新和科技人才基地,中科院一直鼓勵科技人員帶著科研成果創業,而經過公司化改制和股權的社會化改造的兩輪改革之后,中科院誕生了一批優秀企業。
中科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國科控股)副董事長、總經理鄧麥村向CBN記者透露,目前中科院旗下的500家企業中,銷售過億的已有42家。
聯想誕生于此,也成長于此。
“但存在的問題是,科技人員辦的企業難以擺脫科研人員的思維模式,像聯想那樣在管理等方面提升到一個高度。”鄧麥村說。
而擔任中科院院長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也一直有個理想,希望在中國科學院再辦出一兩個聯想這樣的企業。因此,當柳傳志向路甬祥提出辦一個培訓班幫助中科院培養企業管理方面的人才后,雙方一拍即合。
2007年12月聯想控股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規劃創辦了聯想學院, “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項目。
這個培訓班分為面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人員培養的實訓班和面向有產業化發展潛力的技術帶頭人培養的研修班,分別由聯想控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技大學主辦,共培養了95名學員。
這個培訓班聯想控股共投入300多萬元,并由聯想投資的高管兼職進行管理,設計了學員最關心的國內外科技轉移的挑戰、知識產權與標準戰略課程、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新產品等總共十個模塊,柳傳志還親自上了兩堂關于如何成為CEO的課程。
作為我國氮化物半導體領域的前沿領軍人才,徐科在2007年春節前后辭去了北京大學教職,與幾位合作伙伴一起到蘇州工業園區籌建中科院納米研究所,并成立了公司,開展第三代半導體―Ⅲ族氮化物材料和器件的開發及產業化。
雖然已經是公司的負責人,但作為科技人員,徐科發現,自己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商業模式,而在企業文化建設、CEO如何選人、用人,以及財務管理等方面更是“兩眼一抹黑”。
進入特訓班后,他發現,同班同學也大多如此。
“通過一年的學習,我們共同的感受是來自思維方式的轉變,學會了把企業和股東利益放在第一位,擺脫了原來科研人員以科技為本位的模式思考。”徐科告訴CBN記者,通過學習,他對科技成果轉化有了新認識,想清楚了為什么干這件事,學到了很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更堅定了他做下去的決心。
聯想之星一期的報名人數有140多人,最后只選出了30人;而今年的第二期沒有任何宣傳,就已經有100多人報名。徐科說,很多學員都是帶著很多問題來學的,包括科技骨干怎么設計期權等這些問題,他們原來是沒有答案的。
死磕下去以期打造出下一個聯想
與天使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的密切結合則是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的另一大特點,培訓班積極鼓勵并幫助學員獲得創業創投資源和資金,使創業企業得到進一步發展。
柳傳志在接受CBN專訪時也闡述了他的初衷:“我們國家要屹立在世界經濟強國之中,僅靠拼人力、拼資源是絕對不行的,一定要科教興國,要靠高科技產業化。經過長年的實踐和觀察,我知道屢屢要突破總是不順利的瓶頸在哪里。”
一年下來,這個班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而且發展的方向、路線愈發明朗。
30人中,除原有的十八名學員已成立公司外,又有四名學員成立了公司;七名學員獲得了投資,其中外部投資5個項目,聯想控股投資2個項目。一名學員進行了技術轉讓,四名學員正在談合作產業化。也有的學員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CEO,愿意尋找CEO對他的項目進行產業化。
柳傳志表示,聯想控股做這件事情是下了死磕的決心,因為這件事情最大的難度是容易有頭無尾。“我們之所以叫死磕,就是事前充分考慮過,認為這件事能做成,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只要院領導支持,聯想就一定能在全國燃起這把大火。”
柳傳志希望保持教學的質量,因此第二期聯想之星依然只有三十個學員。
但是會有一部分地方優質生源,而對第二期組織者的考核的一個內容就是第三期的開拓,“因為我們現在是星星之火,但是一定要成為燎原之火,你不做好準備,就達不到燎原的目的。”(編輯:王小凡)
進入論壇>>聲明:IT商業新聞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咨詢:(010)68023640.推薦閱讀
在深圳的重慶商人,講述3G浪潮下進軍山寨本生產市場下的不同遭遇 去年4季度以來的金融危機嚴重沖擊了中國的IT產業,上網筆記本成為行業的一根救命稻草。特別是今年5月,隨著3G網絡亮相,大批資金涌入山寨本,但沒有想>>>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30/20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