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入、高產出、高利潤的“光伏沖動”下,地方政府、銀行等紛紛借錢助光伏企業入場“豪賭”。然而。一旦行業蕭條、“光速”停止、企業艱難,砸進去的錢怎么辦?這么大的攤子,就讓它爛在眼前嗎?或者說,彭小峰的賽維真能和喬布斯的蘋果一樣,絕處逢生?
7月19日,在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下稱“賽維”,LDK.NY)的大門口,停著三輛車,車門開著,車上的人一直盯著門口。
近來,幾乎每天都有人在這里等著討債。
“幾天前,這里才發生了一起集體討債事件。他們先是去政府上訪了幾天,沒什么效果,于是大家一起把賽維總部的門鎖上,逼宮。”江西省新余市姚家邊,這個位于城鄉接合部的鄉村與賽維隔路相望,村民胡憲明沒事便跑過來看熱鬧。
胡憲明看到的這一幕,從今年4月初始,便已從賽維的蘇州工廠開始陸續上演。賽維的保安們緊張、忙碌。而事實上,他們已經兩個月沒領到工資了。
4月30日,賽維延遲發布的2011年年報顯示,賽維第四季度繼續巨虧。截至2011年底,賽維負債總額高達60億美元,負債率已經達到87.7%。恐慌的氣氛進一步蔓延,各路債權人紛紛到政府上訪。
度過了2010年最美好的光景,光伏產業的境遇在2011年急轉直下。因為歐債危機的影響,占據全球光伏需求量80%的歐洲市場急劇萎縮。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上半年,美國方面接連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征收反補貼關稅和反傾銷稅。
整個光伏產業風雨飄搖。賽維,當年的激進派,如今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如今在江西,賽維已經成為敏感詞匯,涉及賽維的新聞,本地的所有網站一律不許轉載,相關人員不允許接受媒體的采訪,以至于所有接受采訪的對象均要求匿名。
被“綁架”的不只是政府
以國家開發銀行為首的七大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成為最主要的債權人。
“現在是非常痛苦。政府、銀行,大家都很痛苦。”一位知情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說,銀行已經是寢食難安了,“賽維成功綁架了銀行,也成功綁架了政府。”
據《中國經濟周刊》了解,賽維最大的債權銀行國家開發銀行江西省分行已經專門安排一個處,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團隊處理賽維事宜。
前幾年,賽維是政府和銀行積極追逐和追捧的對象。上述知情人士說,政府追求的是政績,銀行追求的是業績。“政府對賽維非常支持,投入的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相當于幾十個億投下去了。另一方面,它又是銀行的絕對大客戶,各家銀行基本上能進去的都進去了。可以這么說,無論是政府還是銀行都已經陷得很深了。”
據上述人士介紹,在這個龐大的債權人團體中,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成為最主要的債權人。以國家開發銀行為首的七大銀行深陷其中,而且,排在前四位的債權均高達數十億,數額差距很小。
在這個天文數字的債務總額中,還包括供應商的欠款、工程商的欠款,巨額的電費、水費、氣費以及其他單位及個人的各種欠款。據悉,所欠水費已高達數千萬,甚至連記者所在的酒店也是其龐大債主隊伍中的一員。
新余市政府專門成立了一個幫扶小組進駐賽維,幫助其緩解當前的燃眉之急。
據悉,截至目前,新余市政府已經就賽維的困難組織召開了多次協調會,“要求電、水、氣、油公司,要全力提供保障。”參與會議的一位企業負責人頗感無奈,“現在有相當的責任已經是政府包辦了,由政府出面協調要求我們提供支持,導致很多單位都被牽涉其中了。”
政府該不該救?
“政府已經是騎虎難下”。“應該相信,賽維不會倒閉”,兩家央企或接盤。
2011年,在光伏產業最困難的時期,賽維在南昌公司已經發不出工資,工人上訪,南昌市政府只好撥款代為墊付工人工資。
自賽維陷入危機以來,公司所在地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幫扶和救濟措施已經在社會上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乃至質疑:政府究竟應不應該動用公權力強行介入拯救一個民營企業?
“南昌市政府心里是謹慎的,其實是走一步看一步。”南昌市一位官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他們心里是有些擔心的,所有涉及賽維的事項,都要向市里主要領導匯報。“項目能不能做,政府要不要幫,南昌市政府方面已經比較謹慎。萬一政府幫忙渡過了難關,迎來一片艷陽天,那時候,政府會被認為是對的。相反,政府則會被千夫所指。”
不過現在,新余市政府已經是“千夫所指”了,媒體輪番轟炸指責其為賽維債務“財政兜底”。
新余市政府的一位主要官員極力否認了“財政兜底”說,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解釋說,“政府財政只是為其債務提供擔保,而且是在賽維提供資產抵押的情況下,這怎么能叫財政兜底呢?企業的發展主要靠自救,政府不可能拿錢來救它,只是在生產要素方面為它做協調和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往前走。”
“當然,這也說明新余市的投資環境好,政府愿意為企業提供幫助,為企業做大做強無私奉獻。”這位官員堅定地認為,光伏產業是朝陽產業,新余市發展光伏產業的方向是正確的。
“如果按照市場規律,政府確實不應該陷入這么深來幫它,但政府已經是騎虎難下。”在上述參與協調會的企業負責人看來,“如果賽維真的垮掉,那麻煩就大了,所有的債務以及所有的社會矛盾,將全部扔給政府。這將使政府難以承受。”
“那樣影響太大了,沒有哪家銀行能夠承受。如果讓這么多家銀行出這么大的事情,江西的金融生態環境就要上黑名單了。然而,若要救它,政府就要付出代價,甚至要違背原則。”上述知情人士說,“現在逼得政府從財政專門拿錢出來償還銀行的貸款。”
所謂“財政拿錢”,指的是江西省政府有關部門專門成立的針對賽維債務的發展穩定基金。該筆高達20億的基金成為到期借款償還的主要資金來源。
根據當前緩解債務危機的思路:政府從“穩定發展基金”拿錢,償還到期銀行貸款和信托貸款等。銀行在10天之內,必須要放貸,并且不能壓貸,銀行貸出的錢再及時填充“穩定發展基金”。如此循環,緩解到期債務壓力,以時間換空間,等待市場的好轉或根本性的解決方案出臺。
與此同時,江西省政府層面也正在努力牽線搭橋,幫助新余市政府與央企對接,洽談并購重組事宜。
“應該相信,賽維不會倒閉。很多工作已經在積極進行中,只是現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新余市一位政府官員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該市的主要官員已經數次赴京洽談,并且,與兩家央企的對接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中國經濟周刊》同時從另一知情人士處獲知,賽維這個攤子或將由中國建材集團、中國環保節能集團兩家央企接盤。但此消息未得到官方確認。
此前,曾傳出消息稱,江西省有意讓江西煤炭集團和江西銅業集團接盤賽維,收購它的股份,但二者皆無此意。上述知情人士說,“無論是江西煤炭還是江西銅業都不可能接盤,在一個陌生的領域,面對陌生的技術、陌生的管理、陌生的市場,他們并不擅長。更何況,現在的賽維深陷巨大的債務黑洞,光伏產業又身處寒冬。”
光伏“沖動”背后
新余的老百姓并不歡迎賽維,甚至可以說充滿了敵意。“我們都希望它垮掉。”
新余,一個人口不過百來萬的城市,在長期欠發達的中部地區,卻創造了經濟上的“新余現象”:GDP連續7年保持15%以上增長,人均GDP過萬美金,其工業化率達到67%,城鎮化率達到63.9%,遙遙領先于整個江西省。
鋼鐵、新能源、新材料,構成了新余市的三大支柱產業。江西省確定的3個千億產業工程,新余有其二。
作為千億產業工程之一的新能源光伏產業,為新余市各項經濟指標的增長貢獻巨大。以2011年為例,賽維上繳稅收13.6億元,成為新余市財政貢獻第一大戶。圍繞著賽維,大批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新余形成了大規模的光伏產業集群。2011年,整個產業增加值達120.16億元,增長28.8%,占工業的比重為33.9%,貢獻率為49.6%,對經濟的貢獻超過了新余的另一主導產業——鋼鐵。賽維成為江西省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和全省第二大納稅企業。
這種大項目大產業所帶來的巨大效應,極大地刺激了其他兄弟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南昌。后來,賽維在南昌的項目被列入了省級重點項目,被大力扶持發展,至賽維陷入危機,發展的沖動戛然而止。
不只是在江西,過去幾年,因高投入、高產出、高利潤,光伏產業項目、光伏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園區在全國的許多地方遍地開花。
據不完全統計,四川、新疆、江西、青海等省份出臺的光伏產業規劃或新能源產業規劃涉及總投資超過1.5萬億。
光伏巨頭成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香餑餑”,在各地享受禮遇和優惠政策。以賽維為例,從新余到南昌再到安徽、內蒙古,政府都給它提供了諸多優越條件。
2005年,新余市政府為引入賽維可謂不惜血本:支持賽維2億流動資金,24小時供電。
之后的每年,新余市政府還以各種方式對其進行大金額的補貼和優惠,以至于新余人抱怨:除了一個GDP數字,新余在賽維身上基本沒獲得什么好處。
與政府的態度截然相反,新余的老百姓并不歡迎賽維,甚至充滿敵意。“我們都希望它垮掉。”在街上,隨機采訪的對象異口同聲地說。他們堅定地認為,這個企業的存在威脅著他們的身體健康。
“污染?不是很嚴重,而是相當嚴重。”很少有人能說出,是什么污染以及污染了什么,但所有人都對此深信不疑。
2010年10月,新余市一家化工廠突然發生化學物質泄漏,在當地引起了恐慌,人們開始就認定,這是賽維發生了泄漏。雖然發生泄漏的是當地的一家化工廠,新余市政府也發布公告辟謠,但老百姓不相信,認為那只是一個擋箭牌。
因為對污染的恐懼,賽維所在的高新區房價近年一路下滑,每平方米從原來的兩三千降到了1800~1900元/平方米,還是很不好賣。
彭小峰不怕賽維沒錢?
“公司沒錢,彭小峰個人肯定是有錢的。”
但不可否認,有這樣一批人靠著賽維確實發達了,尤其是早期跟它做生意的那些人,一開始都賺了錢。胡憲明的同鄉李新軍即是其中一位。
李新軍是土建工程老板,在過去的數年里,承接了不少賽維的基建工程。
2008年前,賽維的工程付款均很及時,李新軍實打實地賺了不少真金白銀。他從一個一無所有的農民,東拼西湊了幾十萬,開著摩托車給賽維建廠房,變成了幾年后開著韓國現代回來的老板。
2009年,李新軍對胡憲明說,準備換輛奧迪。隔年,胡問,你的奧迪呢,還不開來溜達溜達?李說,“沒結到賬。”2011年,胡又問,你的奧迪還沒買啊?李說,“都快傾家蕩產了,還沒結到賬。”
李新軍說,2010年以后,工程付款就很艱難了。截至目前,賽維欠李的工程款接近千萬。
像李新軍這樣承接賽維基建工程的許多小老板都栽了進去。“少則百八十萬,多的數以千萬計。不過,供貨商被拖欠的錢比我們多多了。”
因為欠債太多,當地一度盛傳,賽維的董事長彭小峰被很多人攔著圍攻,挨了打。
李新軍澄清說,他們并沒有打到他。6月底,多次上訪之后,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幾十個被拖欠工程款的包工頭、農民工與彭小峰坐下來談判協商,“幾十個人圍著他不讓他走,大家都很激動,鬧了起來,當時很多警察在場,幾個農民工都被打了。”
李新軍說,當天,彭小峰表現得有誠意,但就是沒錢。“賽維確實是沒錢了。但公司沒錢,彭小峰個人肯定是有錢的。”
據李新軍說,賽維的負責人勸他們說,賽維已經就是這個樣子了,如果你們再鬧下去,對大家都沒好處。“彭小峰大不了破產走人,他的個人資產幾代人都吃不完的,倒霉的只能是你們。”
《中國經濟周刊》調查得知,彭小峰個人及家族資產除了賽維LDK的股份之外,還有賴以發家的柳新實業以及他在2008年以“個人、家族名義”投資的Best Solar公司。Best Solar在開曼群島注冊,性質為外商獨資企業,法人代表為周山,即彭小峰之妻。
彭小峰的父親彭正祥在新余也很活躍。“老頭子相當精明,牛氣烘烘的。”李新軍透露,他們在賽維承包基建工程項目,必須通過彭小峰父親掛靠的建筑公司,并上交給他2%的管理費。
而據胡憲明稱,彭正祥還涉足了新余市的房地產開發領域。根據工商資料顯示,彭正祥擔任新余流星花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該房地產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注冊資本為800萬元人民幣。
胡憲明透露,位于新余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旁的半島華府一期樓盤正是彭正祥開發的。胡承包了他的部分建筑工程。但因為賣得不好,彭正祥還欠著他100多萬工程款。“二期項目的地,他轉手賣了4000萬。”
此外,據熟悉彭小峰的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彭的子女居住在香港的半山豪宅,與李嘉誠等富豪為鄰。
這讓李新軍們很不平衡,也因此變得不那么理性,各種猜測和傳言在當地盛行,例如,彭通過錯綜復雜的關聯公司及交易關系將巨額資產轉移到了國外,這種傳言雖然沒有什么真憑實據,卻有相當的市場。
無論如何,在欠款沒要回之前,李新軍們是最不希望賽維垮掉的。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當蘋果上周在中國發布最新一代iPad時,擁擠不堪的人群和延綿百米的長隊都不見了蹤影。盡管商標糾紛導致新iPad在中國市場姍姍來遲,然而,這款產品早在3月就已經通過水貨商進入了中國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經濟周刊封面:賽維與被“綁架”的政府
地址:http://www.oumuer.cn/a/xie/20111229/14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