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37歲的連環創業愛好者楊寧已經有了一次公司被收購、一次公司上市以及一次不成功的公司運作經歷,三次創業積累的資本+公司運作經驗使他擁有了成為天使投資人的資格。
事實上,在2006年前后,楊寧就開始把天使投資當成了“副業”。
他投的第一個項目是風行播放器,典型的“投熟人”模式。楊寧曾在硅谷見過風行的創始人羅江春,回到國內后一直有些聯系,由于缺乏創業經驗,羅江春在籌備新公司時找到楊寧,“一開始我只是想請他做顧問,因為他之前兩次創業都做得很成功,所以我就想請他出出主意。”經過兩三次的接觸,楊寧便決定做他們的第一個投資人,“我希望創業者必須具備好品德,還能做成事,而羅江春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比較理智,對事物有相當看法,這些都來源于閱歷、思考、觀察和鉆研。”
而在羅江春眼中,楊寧是一個智商很高的人,在分析問題時總能很快看到本質,“與一般的財務投資人不同,楊寧有豐富的創業、企業管理經驗,所以他能給創業者很多好的建議。他的知識面非常寬,什么都懂,因此他能綜合地而不是僅從技術的角度分析問題。”
隨后,楊寧陸續投資了一聽音樂、樂華娛樂、熱酷游戲等公司。最近他干脆做了甩手掌柜,將悟空網絡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自己成立樂博資本,資產總規模為1億元,專門針對具有巨大成長潛力、公司尚處于理念或萌芽狀態的個人及團隊進行天使投資。他的微博名字由@唔箜搜索創始人楊寧改為@天使投資人楊寧。
楊寧把公司從創業到上市比作上學的過程,“經過幼兒園階段,小學初中高中然后大學,大學畢業就算是上市”。天使投資階段就是幼兒園階段,他自詡為“專業的幼教”。有豐富的創業經歷做支撐,他最拿手的就是進行創業公司的管理、營銷、運營,讓團隊迅速成長起來。
令楊寧比較反感的是,一些處在幼兒園階段的公司,總是想著中學該干的事情,“我說如果你現在不好好盯著幼兒園該干的事情,幼兒園都畢業不了,就是勒令退學!”
在投資了一些項目后,楊寧總結說,只有兩種公司他會投資,第一種是商業模式、產品技術或者商業資源非常好,一個半傻的創業者都能做成;第二種是項目一般,沒有特點,高難度,但是有個極其牛逼的創業者,“除此之外皆不投”。
這也許是很多天使投資者的心聲。天使投資階段的風險很大,到VC、PE階段風險漸次縮小,越到臨近上市,保本的可能性越大,投資者之間的競爭也越激烈,甚至會為爭取投資機會,互相詆毀對方。正所謂天使靠眼光,PE靠酒量。楊寧說,天使投資就像是在北京潘家園尋寶,99%都是贗品,但是卻有真東西在里面,如果你能淘出來的話,回報相當驚人。
然而,楊寧認為值得投資的這兩種公司卻幾乎不具風險性。若一個公司的商業模式、產品技術或者商業資源非常好,這幾乎意味著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創業者完全可以從銀行或者親朋好友那里借到錢,沒必要分出一筆可觀股份給天使投資人。而楊寧希望遇到的“極其牛逼的創業者”,則可能已有能力度過初創階段的羸弱,更需要大筆投資來擴大規模,而這并不是天使投資人的使命。
知名天使投資人戴劍認為促使他做最終投資決策的只有一個要素:人。這也是很多天使投資人的想法。楊寧則認為如果項目不靠譜,創始人再不錯他也不會考慮。他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這種呢,你就在賭他將來能改做靠譜的項目,但是他可能不改或者改得不好啊,這種項目我從來不賭的。”
楊寧有一套“紅海、藍海、鹽地”理論,項目好,就是個大藍海,半傻子都能成,他投;項目一般的概念是紅海,競爭雖然激烈,但創始人牛,他覺得也能投;如果是鹽地,項目錯了“再牛的創始人也不投”。
在楊寧做評委的《給你一個億》欄目上,有個給求職者拍求職視頻的項目。“我覺得這就是鹽地項目,因為不會有這個市場的。首先求職者很窮,他也沒什么錢;第二呢跑到你這兒拍,簡直是不現實;第三,你就算剪得再漂亮的話,你跟iPhone4S的攝像頭是沒法比的,因為大部分求職者都會想,我讓朋友拿手機攝像頭給我拍一個嘛,不會有你這專業拍(的市場),沒市場需求。(有些)創業者有的不是理想,而是幻想。理想和幻想是有很大區別的。”
楊寧相信做事情,不能以賭命的心態去看待,他不相信自己有那么好的運氣。他經常向創業者提的概念是,讓成功從偶然變成必然。如果有好的團隊、理念、發展思路的話,那么創業的成功就是一步一步來,“行云流水”。
減單網創始人石孝鋒針對楊寧的投資公司類型,也總結了他們創業者的需求,“只有兩種錢是我們要的:第一種是投資人錢多人傻,只管投錢不管收益的那種。第二種是錢雖不多,但極度想賺錢,以至于可以不做自己的事情,幫我們免費做事的人。除此之外的投資人,我們一律不考慮!”
楊寧對此回應說,首先這要看具體情況誰強勢,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其次,一般投資人也未必能辨別出來什么是好模式和很牛的創業者。最后,為了優秀的公司或者投資人,吃虧妥協未必是壞事。
其實,楊寧心中的兩類值得投資的公司,都太極端。最多見的是一個一流的商業模式,配上二三流的人,或反之。沒有天生就能成功的項目或人。成功的創業公司往往既依靠天使投資人慧眼識珠,予以資本及經驗支持,又需要創業者在市場上奮力打拼,逐步成長。
依照自己的思路,到目前為止,楊寧已經投了十幾個項目。他不是沖動型的投資者,做投資與否的決定,楊寧需要與創業公司見5次面,每個項目投入100萬到500萬,“大概30%能夠出售或者上市吧。”
這大半年他把時間花在了看項目上,身為ChinaRen和空中網的創始人,楊寧是國內較出名的創業者,有朋友介紹給他項目,創業者也常慕名毛遂自薦,找他尋求投資。
但這些無法滿足他的胃口。為了找到更多合適的項目,楊寧憑借自身“創過業,賣過公司,上過市,做大量投融資”的經歷,做起了“創業門診”。這些讓創業者夢寐以求的經驗讓他能夠“像個老中醫似的”,四處診斷,傾聽創業者的問題困惑,給他們開藥方,從中挑選合適的項目進行投資。“創業門診是免費的,純粹做公益。我也不是非要投資才這么干,因為我投資有個標準嘛,達到標準才投資。我就只是幫解決問題。”
推薦閱讀
51wan總裁兼CEO劉陽(TechWeb配圖) 【TechWeb報道】6月4日消息,國內網頁游戲平臺51wan總裁兼CEO劉陽近日在接受TechWeb專訪時透露,公司2011年營收過億元,盈利達千萬;她還表示,頁游市場目前正在向社區化及跨平臺化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樂博資本楊寧:做當代創業者“李時珍”
地址:http://www.oumuer.cn/a/43/20120604/65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