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經濟的疲軟正在對電信設備廠商的業績產生負面影響,盡管整個電信行業都在面臨艱難時刻,但愛立信并不認為寒冬已至。
愛立信中國區CMO常剛近日接受網易科技專訪時稱,經濟環境的弱化會使電信營運商的投資變得更加謹慎,整個行業的收入增長也會受到挑戰,但這期間還存在很多機會。
常剛所說的機會,是全球電信行業正在發生的種種變化,比如,非智能手機用戶向智能手機用戶遷移,以及全球運營商快速推進LTE網絡建設。
搶位LTE市場
LTE正是全球主流電信設備商正在“搶位”的市場。不僅僅是愛立信,包括華為、諾西、中興、阿朗等在內的電信設備廠商,都已開始著力于LTE領域——在這些電信設備廠商看來,LTE網絡建設將成為拉動電信設備市場持續增長的新的驅動力,也將是設備廠商走出“艱難時刻”的重大機遇。
雖然LTE網絡建設能否在短期內盤活電信設備市場,目前尚難下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機遇將使參與廠商的運營狀況在全球經濟不振的大環境下顯得不那么悲觀。
“這會是一個正向激勵。”常剛強調,LTE網絡建設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因為技術的變化會提高業務的用戶體驗,進而促使整體投資加快。反過來,對新技術的投資會帶動這項技術的快速普及,整個產業鏈也會因此而更快成熟。
不過,設備廠商在“搶位”LTE市場的過程中,考慮更多的是如何快速建立戰略地盤,并爭先應標,因此價格廝殺變得更加激烈。
“設備商日子不好過,某種程度上是受價格競爭所致。”常剛認為,對于設備廠商來說,在做網絡覆蓋的初期,利潤往往比較低,但在做容量增長的時候,利潤則會相對高一些。這也是設備商以低價搶位的考慮——獲得長遠回報。
轉型帶動增長
競爭是動態的,這讓電信行業度過艱難時刻的過程變得不可預測。唯一確定的是,日子不好過的設備商們都已經在尋求轉型。
“產業在轉型中,廠商也在轉型中,但不同廠商的做法可能完全不一樣。”常剛介紹,有的廠商選擇以不同的方向去拓展;有的廠商則選擇在原有的戰略上強化執行。很明顯,華為、中興的轉型策略偏向于前一種,而愛立信、諾西的轉型策略則屬于后一種。
在電信設備市場長期穩居第一的愛立信,選擇的是將業務重心從單一的電信設備銷售,向移動寬帶、專業管理服務、支撐解決方案三個業務方向延伸。按照愛立信的預測,向上述三個業務方向延伸將帶動愛立信在未來的持續增長。
實際上,從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表現來看,管理服務和支撐解決方案兩大業務在愛立信收入中的占比已經接近50%,其中,管理服務的收入貢獻率高達44%。
這意味著,在傳統電信設備市場逐漸疲軟的情況下,專業管理服務已成為愛立信持續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正是基于對這一市場的預測,在多年前電信設備市場還處于高速增長的時候,愛立信就逐步進入了管理服務市場。
“管理服務是電信行業的一個創新,是真正具有效益的領域,也是愛立信戰略中非常重的一環。”常剛認為,管理服務是愛立信一個長久的戰略支點,一方面它可以在行業此消彼漲的時候做一個平衡,另一方面也能真正帶來對客戶運營的理解,從而能夠幫助運營商更好地做運營轉型。
【專訪實錄:愛立信中國區CMO常剛】
現階段全球經濟不景氣,對通信行業帶來哪些直接影響?
常剛:對消費者有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更新換代手機的速度可能會減慢,另一方面對話費支出會更敏感。不過,這可能更多會影響一些中低端客戶,因為通信費用在消費者每月實際支出中的占比越來越低。另外,企業活動/消費可能受到影響,相應的ICT的投資和消費放緩。
對于電信運營商來說,在過往兩年雖然受到大環境以及競爭對手的一些沖擊,但整體財務表現基本穩定。中國運營商的投資沒有特別大的波動,全球有些運營商的投資稍顯謹慎。
經濟環境的弱化會使營運商的投資更謹慎,用戶消費可能也會變得謹慎,但是沒有到一個“寒冬”的狀態。不過,整個行業的收入增長會受到挑戰,用戶增長也可能沒有以前那么快。
在這期間還有很多機會,比如非智能手機用戶到智能手機用戶的變化,3G用戶到4G用戶的躍遷。這意味著,網絡的差異化所帶來的價值會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運營商在無線城市、物聯網這些領域也有很多空間。
您認為電信設備市場整體疲軟是長期的還是短暫的,預計會持續多久?
常剛:設備商日子不好過,某種程度上是受價格競爭所致。當運營商開始投入一個新的領域,如4G網絡建設,多家廠商會考慮為建立戰略地盤,爭先應標,有的時候價格廝殺變得很激烈。此外,產業在轉型中,廠商也在轉型中,需要更快速地適應市場的變化推出相應的產品,對產品更新的頻率、對創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這種狀況會持續多長時間,很難預測,因為各公司的策略不一樣。另外,競爭是動態的,一個廠商以一種防守或激進的方式行動起來,那么其他的廠商也許會跟進。不過,好的環境很難顯示出一個公司強大在何處,而真正的高手更喜歡雨天這樣更加困難的競爭環境。
愛立信今年二季度凈利下滑六成是受多方因素所致,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
常剛:歐洲很多運營商在成熟市場做2G、3G、4G協同發展,這對利潤帶來壓力。此外,相比于網絡容量的投入,運營商在網絡覆蓋的投入相對增多,也會對利潤帶來壓力。因為,在做網絡覆蓋的初期,廠商的利潤往往比較低,但做容量增長的時候,利潤會相對高一些。
這也是為什么設備商一定要占位。占好位置之后,雖然一開始利潤可能會非常低,但長遠來看能獲得一定的回報。
電信設備市場高增長、高利潤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設備商應該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驅動力?轉型自救的關鍵是什么?
常剛:不同廠商的做法可能完全不一樣。有的廠商選擇以不同的方向去拓展;有的廠商可能是在原有的戰略上強化執行。
整個移動寬帶的發展會帶來更多增長機會,不管是網絡初期覆蓋,還是容量增長,不僅需要布一張無縫網絡,同時也需要智能化、能夠配合運營商的流量經營,幫助運營商重塑競爭力。
基于已有網絡挖掘“四網協同”,應該會有一些相應的機會。如果廠商能夠為運營商在互聯網或智慧城市等領域做一些支撐,那么會有很多增長空間。這是廠商需要關注或投入的方向,如果定好局面之后再去考慮如何配合運營商,可能就錯過了最佳時間點。
雖然業務方向有所不同,但在傳統電信設備市場,愛立信正受到華為公司的步步緊逼。對于在該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愛立信抱有什么樣的態度,計劃采取哪些具體的措施來確保在行業內保持持續領先?
常剛:無可否認,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需要確保的是,能夠真正快速地理解客戶需求,并加以執行。
愛立信現在所做的,是把全球一些產品的決策直接放在中國或者其他一些重要市場,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把一些重要的客戶反饋,形成全球產品戰略中的一環。
更多的還是強調執行。在整個產業環境變差的時候,更要強調快速的執行力。如果做好這兩點,就會帶動其他戰略的真正成功。
在愛立信的三大主要業務方向中,增長較快的電信管理服務是否會很快成為拉動愛立信業績增長的關鍵性業務?目前這塊業務的收入貢獻占多大比重?
常剛:管理服務的收入占比大概是44%。整個服務部門的增長比較快,大約是26%。但在2011年正好相反,當時網絡業務的增長比較快,而服務和支撐部門的增長相對緩慢。
管理服務是電信行業的一個創新,也是真正具有效益的領域。管理服務是整個公司戰略中非常重的一環,一方面它可以在行業此消彼漲的時候做一個平衡,另一方面也能真正帶來對客戶運營的理解,從而能夠幫助運營商更好地做運營轉型。所以,管理服務是愛立信的一個長久的戰略支點。
在最近一年里,愛立信有不少收購并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案例,愛立信是否計劃通過這種方式對移動寬帶、運營及業務支撐系統等領域進行戰略布局?
常剛:愛立信大量尖端技術的積淀,都是通過自然生長發展而來的,并購只是新環境下的一個戰略補充。
我們是有選擇地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比如,并購Wi-Fi相關技術廠商,是為運營商網絡的智能化改造做鋪墊。
運營商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多。所以我們更多在考慮,如何能夠加強對客戶的理解,并把我們的戰略和運營商的智能網絡運營結合起來。
您認為,全球正在推進的LTE網絡建設,能否成為拉動電信設備市場持續增長的又一個增長點?
常剛:LTE網絡建設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技術的變化,最終會帶來用戶習慣的整體改善和提高,這會是一個正向激勵。
任何業務的用戶體驗提高,都會相應地帶來整體投資加快。在這種情況下,下一代技術會以更快的速度普及,整個生態鏈也會更快成熟。
雖然運營商的投資總量是一定的,有提高的部分就會有降低的部分,但對LTE網絡建設的整體投資,我們還是應該保持樂觀。因為對新技術的投資會帶動新業務、新應用的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就會有網絡建設的新需求,比如運營商對“四網協同”的需求,以及對網絡智能化的需求都會比以往更加迫切。
運營商所面臨的挑戰,對于廠商而言都是相應的機會,也就是如何真正幫助運營商把網絡智能化、運營后臺系統靈活性等等這些問題解決好。
推薦閱讀
iPhone5可能是蘋果推出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智能手機。但要實現這一目標,蘋果需要支持當前不兼容的全球最大無線運營商中國移動的3G網絡。iPhone已經兼容于中國聯通以及中國電信的網絡。 9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