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堅持精品路線,產品成本也因此偏高了些,做不到周鴻祎(奇虎360董事長)的更低價要求。”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在微博上感嘆道。
9月6日,華為商場獨力上架華為閃耀手機,這款定價為1499元,并被360高調宣傳的手機最后安靜地被放在商場的新品區。華為媒介負責人熊慶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華為閃耀由華為獨立營銷,不屬于360特供機范疇。而對于合作破裂的原因,華為并未回應,稱華為終端和產業鏈的各個合作伙伴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
消費電子分析師梁振鵬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360和華為沒有合作的原因是因為條件沒有談攏,360把價格壓得很低。360就要做低價、比小米手機性價比高的手機,而華為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做一個高端手機品牌,合作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華為不愿再放低自身定位。
為高端品牌棄360
今年5月,華為和360宣布合作推特供機華為“閃耀”。跟互聯網企業360合作,不僅可以增加品牌知名度而且多數靠與運營商合作的出貨渠道商能再增加電商渠道,這也是華為的打算。
余承東曾表示,360相當于是電商渠道,它有5億用戶,推個彈窗大家也知道華為的產品。而對360來說,掌握移動互聯網入口至關重要,與TCL、海爾、夏新合作的特供機無不體現360尋找入口的焦慮。
但時隔幾個月,華為和360卻不得不分道揚鑣。根源在于兩者無法妥協的矛盾。
周鴻祎此前對媒體表示,360和華為特供機擱淺主要是因為手機定價問題。在360此前的特供機合作中,低價、高性價比一直是360高調的口號,千元超性價比手機是360的嗜好。
華為閃耀最初定價為1499元,但兩個月之后,硬件采購成本都下滑之時,加之市場上早已出現很多同樣配置的千元手機,華為閃耀已沒有太多吸引力。
而且,低價也與華為的路徑背道而馳,低價并不是華為未來所需要的標簽。華為在國外長期走運營商定制路線,低價一直是華為顯眼的標簽;而在中國市場上,華為起初的路徑也是一致的,走運營商渠道,定位同樣是低端。這給華為帶來了龐大的出貨量,2010年華為移動終端出貨1.2億部,2011年增長到1.5億部,而智能手機增長5倍,終端銷售收入達68億美元。
但改變從年初開始。今年從1月的美國CES展到3月的西班牙巴塞羅那電信展,華為推出Ascend系列手機。以低價闖出天地的華為最終不想在低價里掙扎,中高端路線成了華為的新信仰。在手機廣告投放上,華為把注意力聚焦于2000元以上手機,華為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梁振鵬認為,華為不愿意總是在市場上做低端的手機產品,這不是華為的初衷,在千元智能機上,華為沒有聯想和中興那么高調,而且也逐漸在有意識地降低低端產品的出貨比例。
甩開360,對華為來說也是“合算”的。360的訂單數對于流水線大戶華為來說微不足道,而特供機也在一定程度上宣傳了華為。在渠道和路線之間,華為最終堅守了路線。
本意為擴展電子渠道的360合作最后只能作罷,這是華為在邁進電子渠道的一個折戟,而在銷售渠道上,華為的焦慮恐怕不止這些。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據了解,諾西在此之前已進行過多次“瘦身”行動,比如出售有線網絡設備部門、退出WiMax無線設備市場等。而在最新一輪戰略調整中,諾西計劃剝離旗下BSS(業務支持系統)等多個“非核心,或盈利能力未達預期”的業務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不愿放低定位 借道360嘗鮮互聯網營銷無疾而終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