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消息,2012通信展進入第二天,諾西大中華區副總裁潘波做客新浪“總裁在線”訪談時表示,D頻道和F頻道對于TD-LTE來說都是需要的,其中D頻段國際上接受程度比較高,而F頻段能保證TD-SCDMA將來可以實現平滑演進。
以下為訪談實錄:
新浪科技:各位網友大家好,2012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今天進入第二天的會程,新浪網在展會現場邀請重要嘉賓作客我們總裁在線訪談節目。現在我們有幸邀請到了諾基亞戲西門子副總裁潘波先生,先請潘總跟廣大網友打個招呼。
潘波:各位網友朋友大家好,我代表諾基亞西門子向大家問好。
新浪科技:諾基亞西門子是全球最大電信運營商之一,今天很高興邀請潘總作客我們節目。去年11月份諾基亞西門子宣布新的戰略,也就是聚焦移動寬帶戰略,移動寬帶作為轉型后的戰略重點,請潘總給我們解讀一下新的戰略以及現在實施的情況怎么樣。
潘波:這個戰略實施以來,我們可以簡單用三個詞來概括戰略的主要內容。第一個,專注,專注于無線通信市場、移動寬帶市場。第二個,創新,在創新方面我們有很多要說的,簡單說比如說結合中國實際的情況,我們在TD-LTE方面昨天發布新的要求,我們把TD-LTE集成單基站速率推到1.6G,這在業界是新的創舉,甚至已經超越TD-LTE這樣技術的要求。我想在這方面還有很多的例子,我們在這方面也可以繼續在我們專注的領域不斷的創造新的技術高峰。戰略的另外一個內容,就是質量。我們大家也都知道,不管是諾基亞還是西門子一向以優良的產品質量取勝的,在我們新的戰略當中,我們將反復的更加強調質量的關健詞,也就是說將來在我們所有給我們客戶軟件和設備,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我們,我們提供給運營商和提供最終用戶通訊系統更加的可靠、更加能夠反映公司的質量傳統。到目前為止,這個戰略的實施我個人認為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地方表現在如果直接表現就是財報,我們看我們二季度的財報,我們二季度實現了盈利,實現正的現金流,需要特別強調在大的背景下實現3億歐元正的現金流,這個大的背景是我們的同行幾乎每一個其他同行現金流都是負的,整個產業在失血,我們還在自己造血,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這個原因是我們很好執行這個戰略,把我們非相關和非主流的業務把它果斷進行關停并轉,相關人員裁減計劃進行比較順利,這給我們形成非常好的態勢和財務狀況。
新浪科技:其實諾基亞西門子,雖然諾基亞和西門子各出一部分股份組建承擔,過去歷史上西門子在固定網絡通信上是很強的,我自己感覺到現在全球固網都是在萎縮,這一塊肯定它的重要性弄不過無線市場,諾西做這個新的戰略,確實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我們其實也看到全球3G網絡建的也差不多了,主要現在大家都要建LTE的網絡,根據諾西自己宣稱已經在全球擁有66個商用LTE商業合同,66個LTE合同中,TD-LTE占比有多少?
潘波:先說66個商業合同,這個意味著諾基亞西門子在新產生LTE商業合同當中占了35%,也就是說在總的合同數這個方面我們是所有廠商里面最多的,這個會給我們未來LTE發展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在這里面有8個TD-LTE的商用合同,其中6個已經正式投入商用,最新的一個大概兩天前或者三天前宣布的,就是俄羅斯MTS的運營商,它在整個大莫斯科地區為用戶提供TD-LTE的業務,這個網絡完全由諾基亞西門子支持建設的。
新浪科技:現在其實中國移動非常積極建設TD-LTE實驗絡,他希望盡快TD-LTE商用,諾西在中國移動TD-LTE實驗網參與情況怎么樣,杭州是非常領先,你們也是參與杭州TD-LTE網建設。
潘波:在這個實驗網諾基亞西門子是唯一一家同時建設兩個實驗網的公司,也就是說我們同時在杭州和廈門支持兩個實驗網建設,這在所有通信設備廠商是唯一的一個。我們整體的實驗網測試的效果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像您剛才提到杭州,大家說TD-LTE,杭州是有代表性的城市,我們在那兒創造很多第一次的成績,這些成績也被我們的用戶廣泛的認可。取得這個成績的原因,其實也比較簡單,就是我們在中國投入了整個產業鏈,對整個TD-LTE產業鏈進行大力的投入,在杭州如果您還記得,我們在2010年的4月份,宣布了全球第一個TD-LTE終端開放實驗室,通過這個開放實驗室為終端引用提供一個開放測試環境,在這個實驗室當中我們到今天為止已經測試了幾十款終端,涉及到十幾個不同的廠商,可以說為推動產業鏈進步起到很積極的推動作用。另外,我們全球TD-LTE的研發中心實際上就設在杭州,借助于研發中心各方面的能力,為保障我們TD-LTE實驗網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在這個之外康老師也跟您分享一下和網友分享一下。除了研發之外,我們TD-LTE設備生產也是放在中國,在上海。為了把TD-LTE技術推向全世界做的更好,我們在中國設立全球TD-LTE市場推廣中心,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中國成為諾基亞西門子一個真正產品中心。
新浪科技:這是中國希望看到,全球真正大型有可能商用TD-LTE運營商只有中國移動,如果中國移動不做,我個人覺得TD-LTE做不起來。中國移動他做起來不能光靠自己,也靠產業鏈,產業鏈不完善,全球其他大運營商或者中等運營商都不用那也不行,實際上這是一個合力。接下來問另外一個問題,現在中國移動正在進行TD-LTE設備第一次招標2萬個基站。我聽說商務報價都結束了,技術指標評比更是早就結束了,請問一下諾西參與情況以及對市場份額之爭有什么樣的期望?
潘波:我覺得一個是本身招標的狀況我不便說太多,我參與招標是受一些保密協定的約束。您剛才說的情況是確實的,我們在積極參與這個招標,因為我們前期大量的投入,因為我們在TD-LTE方面良好的表現,從諾基亞西門子來講我們是有期望的。這個期望可以說是這樣幾點:第一個,TD-LTE最終全球性的技術,離不開一個健康、健全的產業鏈,這個產業鏈上面可以說像諾基亞西門子這樣的國際廠商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我們回顧WIFI失敗的主要原因,只有很少數兩三個廠商支持這個技術,盡管這些廠商也是國際知名廠商,但是最終得不到廣泛產業支持,這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第一個在多廠商參與,而且在鼓勵多廠商參與這方面,這是我們一期招標一定要做的。第二個,這個實驗網目前進行的招標還是前面“6+1”城市實驗網的延伸,里面還有很多技術難關需要我們突破,還有很多開放話題需要我們找到答案。在這個里面有更多的產業的參與,有更多的機會給產業鏈,我覺得有助于我們更快找到一些關鍵問題的答案。在TD-LTE長期投入同樣也希望拿到相關的市場份額能夠繼續鼓勵我們在這上面投入更加堅決,走的更遠。
新浪科技:中國移動一直談TD-LTE頻段問題,主要D頻段和F頻段,這個事外面報道挺多的。您覺得D頻段和F頻段,對于中國移動來說它應該怎么選擇?
潘波:我認為不需要選擇,如果你回顧當初我們TD-LTE,為什么需要TD-LTE,就是因為有很多非對稱的頻段沒有被充分的利用,這是TD-LTE立足一個根本。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全球已經安排下來非對稱頻段,大概能覆蓋45%的地域面積,能夠覆蓋54%全球人口,這是一個非常可觀的資源,況且還有很多被安排非對稱頻段,這是TD-LTE的根本,采用那些過去被人忽略的頻點,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寬帶服務。在D和F上面沒有什么可爭的,都是需要的,如果再具體一點低頻段意味著國際開放公共頻段,國際上接受程度比較高。F頻段在中國TD-SCDMA將來有一個比較平滑向TD-LTE演進的路線。在這個方面來說,諾基亞西門子已經做好了非常充分的準備,我們可以同時支持這兩個頻段,這里面兩個消息稍微再宣布一下。第一個,今天早上我們在北京的第一個F頻段雙模實驗站同時TD-SCDMA和TD-LTE已經開工了,打通了第一個電話,北京用戶很快就可以體驗。
新浪科技:北京區不是跟你們沒有關系嗎,不是大唐嗎?
潘波:后期專門安排F頻段的實驗。
新浪科技:所以才要進行。
潘波:應該是這樣的。
第二個消息,在D頻段方面,我們實現了1.6個G單用戶下載速率這樣一個實驗,這樣一個演示,這個演示也是有很好代表性,D頻段具有很多帶寬,我們看到在中國還有沒有對D頻段做一個頻譜決策,可以用的帶寬是190兆赫茲,你可以用大塊頻點為用戶提供超高速的服務。因此我們1.6G單用戶下載速率的現實,為D頻段將來英勇作了很好的鋪墊,可以說做了一個很好的展示,將來用D頻段為用戶做一個非常寬帶,真正無線高速網絡。
新浪科技:現在問最后一個問題,相比來說FDD LTE產業鏈進展來說,TD-LTE這方面進展比較落后的這個現象,我們怎么推動TD-LTE的商用進程?
潘波:這個也正常,因為本身我們TDD技術起步相對比較晚一些,從標準的制定到技術實驗相關研發的進步,基本上晚于FDD大概三年吧。現在從我自己來看,我覺得在系統方面,跟FDD我們幾乎沒有什么時間說的差異,我們從系統方面完全做好全面商用的準備。在終端這個方面,相關我們一直關注多模芯片、智能手段手機,這些都有非常顯著的進步,關鍵問題都消除。未來6到9個月就可以看到非常高質量TD-LTE終端的出現。從這兩個方面來說,整個產業鏈已經做好向TD-LTE演進的大規模商用的準備。要做好什么事情呢?有幾件事情呼吁我們政府部門能夠多關注的。第一個,頻率資源的分配。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頻率資源,尤其在中國分配給TDD的技術。第二個,加快我們商用化的進程,從預商用到商用這個過程可以大大縮短,通過掀起技術實驗,我想我們已經比較充分證明TD-LTE網絡具有非常好的技術優勢和比較好的穩定性。如果說用現在實驗網狀況跟FDD比較,我們實驗網比早期FDD商業網性能好得多,因此這方面我們要加快進程,不要一味在技術細節上反復去折騰,讓更多實踐檢驗技術進步,實踐訓練技術
新浪科技:今天由于時間關系訪談就要結束了,請潘總跟廣大網友告個別。
潘波:網友們謝謝你們的時間,也請大家多關注諾基亞西門子,包括我們關注我們的微博,謝謝康老師。
新浪科技:感謝潘總,同時也感謝廣大的網友積極參與,本次訪談到此結束,再見。
推薦閱讀
雖然與前幾代產品相比,iPhone5在創新方面似乎顯得有些疲弱,但積壓的市場需求依舊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銷量。根據蘋果公布的數據,iPhone5在14日的首日預定量已經超過200萬部,相當于iPhone4S同期的兩倍多。此前由于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