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國際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的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中興通訊穩居全球手機出貨量第四之位。而近期市場調研公司IDC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2012年第二季度,中興智能手機排名連晉三級,闖進前五,以800萬部的全球出貨量緊隨三星、蘋果、諾基亞及HTC,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5.2%的份額。
然而,在市占率不斷攀高的同時,中興的根基并不穩固。首先是利潤未同步增加,這也是國產手機商集體面臨的難題。另外,單從產品方面來說,在安卓系廠商接連遭受專利戰打擊的情況下,中興獨守安卓而對WP繼續持觀望態度的“獨木橋戰線”有點懸。這些都很可能最終導致其發展后勁不足。
具有開放性特征的谷歌安卓系統發布后,國內各手機廠商紛紛借此良機崛起,但是競爭同質化嚴重加上低端市場的低利潤,智能手機這棵“搖錢樹”還能搖多久?
國產智能機崛起,中興躋身世界前五
回顧以語音業務為主的2G時代,國際知名手機巨頭有著不可動搖的絕對優勢。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廠商的一部普通彩屏手機就能賣上上千元,若配之以照相和其他一些媒體功能,價格更是能與現在的中高端智能機相媲美。
而在3G時代,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國內品牌的智能手機卻異軍突起,憑借超高的性價比在國內乃至整個國際市場上都取得了不錯的銷量,國內廠商已在智能機領域占得了一席之地。據有關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手機銷量前十強中,有3個國內手機品牌的身影,分別是中興、華為以及TCL。更可喜的是,這三家廠商較去年排名都有了不同的提高。而相比較之下,國際品牌除了三星和蘋果的排名依然穩中有升外,其他廠商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此番中興以5.2%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五,其發展模式與現狀可以說是國內手機廠商發展的一個縮影。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中國大陸手機廠商首次攀升至全球第五大智能手機供應商的位置。而據了解,中興智能手機在2011年的全球出貨量就已超過1200萬部,同比增長400%,如此高的高增長率也讓其成為蘋果之后增速最快的智能手機廠商。
目前智能機市場出現了多元混戰的局面。傳統知名手機廠商逐漸呈現出力不從心的疲態:諾基亞比蘋果早7年推出智能機,在十年中研發經費約400億美元左右,而如今卻只剩下2個被淘汰的操作系統及大約價值60億美元的專利;摩托羅拉則不能自力更生,被谷歌高調收購。反觀蘋果與三星這兩大巨頭,一個以iPhone一枝獨秀打天下,獨霸智能手機市場的絕大部分利潤;一個則高中端機型全面鋪開,所占市場份額無人能出其右。兩虎相爭之下,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在全球廠商對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激烈爭奪之時,中興能在該領域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高市占率背后難掩低利和“品牌荒”尷尬
在市占率不斷攀升的同時,我們也必須看到中興通訊在智能手機發展上的不足之處,而這些也是目前很多國產廠商面臨的困境。
品牌之殤。國產手機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給人的印象卻一直是“國產產品都是低端貨”,對于中興旗下的智能機也如此。記者在一些門戶網站中發現,網友在看到“中興通訊躋身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前五”這則新聞時,評論大部分都是“爛”。此外,同樣是新品發布,iPhone近期的輿論多如牛毛,而縱觀國內品牌則有些默默無聞的味道。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興通訊在智能手機的品牌樹立上還要下很大的功夫。
低利之困。一向以超高性價比為口號的國內智能手機,背后都以很低的利潤做為代價的。目前中低端智能機已經漸漸百元化,從千元機到百元機各廠商的生產成本降了多少?同樣的軟硬件,同樣的生產流程,縱使上游的硬件市場會有些許波動,也不可能如此神速地將千元拉向百元。
技術創新與研發跟不上。雖然,國內各廠商紛紛宣揚創新,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蘋果與三星專利戰以三星敗走而告一段落后,雖然從表面上看來這僅僅是蘋果和三星之間的戰爭,但實際上卻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使用安卓系統的各手機廠商。如果在專利戰中敗訴,除了要支付高額的專利費,還很可能面臨旗下某些產品在一些市場上禁售的風險,這些都讓安卓系廠商在蘋果和三星“世紀大戰”的結果出來之后更加不安。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昨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云操作系統業務(云OS)將獨立于阿里云事業群運行,接受集團直接管理。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數據官(CDO)陸兆禧將兼任該業務總裁,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堅將兼任該業務董事長及CTO職務�!澳獮�>>>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