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銀行什么樣?9月11日,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在2012年夏季達沃斯分論壇上給出這樣三種發展趨勢:移動支付、人人貸和眾籌融資。
一周后的9月18日,馬蔚華團隊帶著“手機錢包”移動支付產品亮相北京。所謂“手機錢包”,指的是將銀行卡加載在內置安全芯片的3G手機上。客戶買單時,只需在具有“閃付Quick Pass”標識的銀聯POS機上“嘀”一下手機,即可完成支付。
但銀行業面臨的不僅僅是支付領域的挑戰,以阿里巴巴金融為代表的新型貸款模式正在改變銀行賴以生存的公司貸款模式、以P2P網站為代表的新型人人貸模式正在繞開銀行實現個人存貸款的直接匹配,爭奪著原本屬于銀行的領地。
“銀行是經營客戶、經營信用、經營數據、經營信息的機構;其兩大功能:一是社會融資的中介,二是社會支付的平臺。阿里巴巴的模式具有了上述要素。”某股份制銀行電子銀行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但銀行船大難掉頭。
上述人士繼續分析,“現在只能反向操作,在原有客戶的基礎上,通過支付路徑,搭建與客戶的接觸點,深刻挖掘客戶數據,最終成為融資中介。”他描述未來的電子金融的方向是,既有傳統的金融服務,又有支付的服務;既幫助企業解決上游貨源問題,同時又解決下游產品出口問題。
電子銀行替代率66.9%
13年前,擁有100多家網點的招商銀行推出境內第一個網上銀行,一舉改變了零售銀行業務市場格局。截至2011年末,中國網上銀行交易規模達701.1萬億元,同比增長35.9%。艾瑞咨詢預計,2014年左右網銀交易規模有可能在現有水平上翻一番。
2012年電子銀行客戶數量增長顯著,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工行個人網銀客戶數達到1.3億戶,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1.19%;建行個人網銀客戶數為1.01億戶,較上年末增長20.27%;而中行個人網銀數比去年底增長40.13%。
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率越來越高,手機銀行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上半年末,工農中建手機銀行客戶分別為6100萬戶、4632萬戶、3270.69萬戶、6517萬戶,累計用戶突破2.05億戶,移動金融也正逐漸成為銀行業的戰略高地。
據艾瑞咨詢統計,2011年中國電子銀行替代率達66.9%,即電子渠道交易筆數總量是柜面交易筆數的兩倍左右。讓馬蔚華驕傲的是,招行的網絡替代率達到90%。
零售業務正在由“銀行主導”向“客戶主導”的模式改革。“減少高柜、增加低柜人員、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理念。”建行有關人士表示,該行要求,減少客戶在金融機構間搜尋成本,充分利用技術手段,挖掘客戶潛在金融需求。
在上半年各行中間業務增長乏力的情況下,電子銀行業務由于運營成本低、普及快,其收入的快速增長成為一個新亮點。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農行中間業務收入增幅為4.83%,除了其代理業務和托管業務的收入增長強勁外,其電子銀行業務收入增幅達30%以上。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50位商界女性”排行榜中的上榜女性雖來自于不同的國家和行業,但她們共同的過人之處就是,她們不僅管理規模龐大的公司,而且還從很多是由男性主導的行業里脫穎而出。這些女性在改變公司全球商界形>>>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移動支付威脅信用卡生存 銀行業面臨挑戰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