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iPhone 5上市,因為創造力的缺失,用戶普遍感到失望,業界對此看衰聲不斷,“iPhone精神已死”的論調被頻繁提起,安卓和iOS誰能笑到最后,也由此成為業界再度關注的熱點話題。
IDC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在第二季度出貨量為 1.54 億部,其中安卓系統手機占據 68.1%的市場份額,而據易觀國際統計,國內安卓系統占有率甚至高達80%,iOS漸趨小眾化。
隨著持有Android用戶數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開發者投入到Android陣營中來。雖起步比蘋果晚,但是它的發展勢頭比蘋果更快,Android正在進入一個井噴式的上升通道,中國的移動互聯網安卓應用市場增速驚人,市場份額已躍居全球第二,但大部分開發者依然徘徊在黎明前的黑暗。
面對全行業普遍性虧損,不少有識之士積極呼吁廣大安卓從業者積極團結起來,打破各自為戰的傳統落后經營模式,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合作,把整個產業鏈做大做強,并從中獲益。
從業者的集體困惑
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了Android 1.0系統,四年間,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市場增速居于首位,市場份額僅次于美國占第二位,與其開放自由的精神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與不斷擴大的安卓市場規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絕大多數安卓開發者仍然與盈利無緣。艾媒咨詢提供的數據,2011年中國的手機應用軟件開發者70.1%處于虧損狀態,盈利者僅占13.7%。
除此之外,另一個問題是安卓系統的碎片化問題。不但終端設備的屏幕、配置不統一,系統版本也多種多樣,分發渠道高達400多家。面對如此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給安卓開發者造成了極大的阻礙,特別是中小團隊,在資源和人員有限的情況下很難在市場上取得突破。
有業界人士表示,隨著移動應用大時代已經到來,安卓產業鏈將在其中最重要的發展力量。面對機遇和挑戰,安卓開發者需要堅定信心,定期磋商解決當下的業界生存、發展問題,共同將這一產業鏈做大做強。
針對開發者最關心的應用盈利模式問題,友盟副總裁蔣樺表示,通過廣告獲得收入是比較早期的階段。目前還是有很多應用探索到了新的盈利模式,不同領域的開發者需要選擇不同的盈利方式,但最核心的還是產品要夠好,滿足用戶的需求。
安卓廠商的危局
時下阿里云和谷歌發生的摩擦,讓不少寄生與安卓系統的設備廠商感到陣陣涼意。
面對各種通過形式改裝的“山寨創新”,谷歌終于忍受不住了,動用簡單粗暴的大棒進行阻止打壓,否則將直接威脅到自己在國內的市場份額。
安卓作為一款開源開放的系統,很多手機生產商看重它的免費特性,對它添加稍許個性化的修改,采納為自己的默認操作系統。加上用戶體驗較好,很快占領了市場。
然而隨著市場上出現大量的二次開發系統,對已經顛覆安卓固有軟件系統,讓本就在國內應用受限的谷歌旗下軟件完全消失,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不是一款基于安卓的手機系統;各大廠商通過二次開發,綁定大量的自己的產品爭搶用戶,進而盈利成為終極目標。
然而與谷歌蘋果微軟三大手機操作系統相比,國內企業的相關積累很少。無論是在技術支撐還是資本實力上,都有巨大的差距,各種名目繁多的OS,實質都只是基于Android的二次開發版本,對界面和功能進行一系列的小修小補來適應本地化需求,但并不是自主研發,隨時面臨國際化后知識產權的問題。
艾媒咨詢CEO張毅即對國產手機操作系統表示悲觀。他認為受制于整個產業鏈的合作能力,國內手機操作系統短期內難有作為,手機操作系統市場未來也將由“多國混戰”向“三國演義”(即Android、iOS、Windows Phone)的局面靠攏。
隨著谷歌對首次阿里云打壓所產生的“寒噤效應”,有業內人士認為,大量安卓系統的二次開發者將面臨著大洗牌的趨勢,競爭力差的廠商將逐漸被淘汰出局,大廠商也不得不面臨谷歌的壓力,很有可能要交納不菲的專利費用,否則將被禁用。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作為國產手機的中堅力量,海信在1號主館搭建了氣勢恢宏的展示區,海信將旗下智能手機、ITV、智能電視、移動辦公等多款新品一同帶來會場,形式多樣的體現互動活動為現場觀眾提供了親身體驗產品的機會。聯想、華為、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iPhone5令用戶失望 Android進入井噴式上升通道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