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移動互聯技術與智能移動終端設備近年來的廣泛應用,全球移動支付產業迅猛發展。
9月18日,招商銀行與HTC(中國)聯合發布“招商銀行手機錢包”移動支付產品,這是國內商業銀行在移動支付產業新標準下推出的首款移動支付產品,開創了中國金融業近場移動支付領域的先河,同時,正式開啟了銀行卡與手機合二為一完成支付結算的歷史新篇章。
據招行行長馬蔚華透露,現階段,“手機錢包”的主要目標客戶群是新潮、時尚的“拇指一族”,未來,隨著產品的普及將進一步覆蓋大眾客戶群。《投資者報》注意到,馬蔚華透露的一串數據,是讓招行為移動支付“心儀”的源動力。
通過互聯網帶動零售業務發展
據了解,招行“手機錢包”主要是通過將銀行卡加載在內置了安全芯片的3G手機上,實現手機與銀行卡的“合二為一”,為用戶帶來便捷、時尚的全新支付體驗。
買單時,用戶只需在收銀臺具有“閃付Quick Pass”標識的銀聯POS機上“嘀”一下手機,無需刷卡、無需輸密碼、無需找零錢,就能輕松搞定,這樣徹底免去了攜帶現金的不安全以及刷卡輸密碼簽字的繁瑣。與此同時,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看“手機錢包”中的賬戶余額,讓每一分錢花得明明白白。
招行為何會推出此項創新型產品?馬蔚華透露的一串數據,是讓它們為移動支付“心儀”的源動力。
根據美國權威IT咨詢公司高德納的研究顯示,2011年全球移動支付交易規模達到2410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交易總額年均增速將超過42%,到2015年,將突破1萬億美元,占全球支付市場的比例也將由目前的不足1%提升至2.2%。
此外,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統計,2011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達4.3億戶,預計到2013年將突破7億戶;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480億元,預計到2013年將突破2000億元。
“這些數據讓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年青一代消費方式變革的帶動下,未來幾年我國移動支付產業必將呈現出井噴式發展態勢。”
在馬蔚華看來,銀行業本身具有IT屬性,“信息技術之于銀行業如同空氣一樣,須臾不可或缺;歷史上每一次通訊技術的變革,都會帶來銀行的變革。”
自2011年始,招行吹響了向移動支付領域全面進軍的號角,并提出在未來幾年內“消滅信用卡”的戰略目標,力求在變革傳統信用卡形式的基礎上,將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動終端設備中,以更好地滿足移動互聯時代社會公眾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結算需求。
招行副行長丁偉向《投資者報》透露的數字顯示,目前招行手機銀行客戶端在iPhone的下載已突破600萬,移動支付人數已占招行整個支付領域的17%;其專業版網上銀行,每個月的交易量都超過1.5萬億元。
“招行的網點很少,全國就900多家網點,因此,靠物理網點和工農中建等大行競爭很難,一定要從互聯網突破。”丁偉進一步表示:“招行整體的規劃就是通過互聯網業務的發展來帶動整個零售業務的發展。”
影響移動支付發展三因素
引起銀行業界關注的是,當前,隨著移動支付產業標準的逐步統一與明晰,產業環境的逐步改善,移動支付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移動支付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
馬蔚華認為,在移動支付產業標準確立后,未來影響國內移動支付發展的主要因素將涵蓋三個層面。
一是合作共贏模式將逐漸成為產業共識。“由于移動支付產業鏈涉及面廣,涵蓋了運營商、手機終端廠商、銀行、銀聯等,沒有一方能從頭做到尾,單靠某一個企業或行業的努力是難以成功的,只有包括運營商、銀行、終端制造業、銀聯等在內的相關各方攜手合作,積極構建開放共贏模式,形成標準統一、協調有序的格局,移動支付產業才能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其二是NFC手機的快速成長。由于NFC手機是移動支付的主要載體,NFC手機的普及速度對于移動支付的發展至關重要。今年是大家公認的NFC手機元年,帶有NFC功能的手機將有爆發式的增長。
三是受理環境會快速完善。“有了內置銀行IC卡的NFC手機,還需要能受理NFC手機進行支付交易的POS機才可以完成消費支付,這個受理環境在國內就是銀聯的閃付,完善的非接受理環境是推動移動支付發展重要的因素。”馬蔚華強調。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表面看上去,有了三大運營商的參與,國內手游行業呈現出熱鬧景象。不過正如一位艾媒咨詢分析師所說的那樣,目前的手機網游行業仍然處于'戰國爭雄時代',還沒有哪家企業在這個市場獲得了絕對優勢,在真正的競爭即將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