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管維)9月21日下午,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興通訊)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向10家投資者出售深圳市中興特種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中興特種)68%的股權。公告稱,本次股權出售將增加3.6億--4.4億元的投資收益,增加公司營運資金,支持主營業務發展。有業內人士分析,保利潤是中興通訊今年的重點。出售中興特種可能更多的是為了年末成績單好看一些。
上月中旬,中興通訊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財報,報告顯示,該公司出現了上市以來的最大半年凈利潤降幅,達到68.17%。中興的研發費用并未受到低利潤的影響,仍然持續上升,公司研發費用不減反增,今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為40.25億元,占營收的比例接近10%,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的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一般在5%-10%。
但有業內人士評論說,對于當前形勢下的電信設備商來說,除了人力成本的控制之外,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同樣有可控制的空間。"對于中興來說,在當前各大運營商縮減采購規模的形勢下,通過減少研發費用來控制成本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通信世界網總編輯劉啟誠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也曾指出,中興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搶奪市場份額做法的風險顯而易見。
這樣的評論不無道理。因為從一個例子中就可看出,中興在LTE領域仍然存在打低價戰的傾向。據記者所知,中國移動香港公司今年7月時對TD-LTE網絡設備進行了招標,愛立信和中興中標,兩家公司各獲得了50%的份額。但從招標價格來看,中興報出了低于成本的價格,一位熟悉此次招標的人士就對記者透露,此次招標"TD-LTE每載頻價格與白送無異"。
倘若聯系中興的財報,就不難看出低價非理性競爭對企業業績的損傷。分析也稱,這種低價競標的做法勢必會影響整個TD-LTE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TD-LTE產業剛剛起步階段,整個產業有可能會被扼殺在"低價"的搖籃里。業界人士認為,中興應在運營商設備投資減少的情況下,不以保持營收為追求目標,只要保持住原有的市場份額即可。
然而,不可忽視的現實卻是,中興的財務費用正急劇增長,今年上半年更是高達8.31億元,同比增長88.9%。而凈利潤卻只有2.45億元。
上月中旬,中興方面稱,將向包括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申請達479億元多的授信額度。盡管其以往經常申請大額銀行授信,但此舉仍然引發了市場擔憂。一方面,銀行授信額度也超過其半年的營收,另外,在此之前歐盟擬對華為和中興實施反補貼時,就認為中興獲得商業銀行授信是從大規模政府授信額度中獲益,此舉對其歐洲市場構成不利影響值得關注。中興或許在想,在整個宏觀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通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支持,做堅挺抗爭。然而,銀行的授信支持可以為公司提供好的現金流,卻同時增加了財務成本,當控制成本成為公司渡過時艱的關鍵之策時,公司還需要尋找堅挺的其他路徑。因此,出售中興特種大部分股權,或許就是中興通訊為數不多的選擇。
推薦閱讀
在昨天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主辦的電子銀行高峰論壇上,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透露,移動支付標準現在認同為中國銀聯主導的13.56M。記者昨天從央行內部了解到,移動支付標準還需要幾大部門的會簽,將于今年年底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興財務費用急劇增長 分析稱存在可控空間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