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屆相比,本屆通信展明顯缺乏人氣,呈現業內高層到場銳減、參展廠商規模下降、參展內容縮水的狀態。 資料圖片
天氣剛剛入秋,但電信行業的寒冬已經提前到來。
三星、摩托羅拉、索尼移動、LG、RIM、HTC等手機廠商集體缺席;中興、華為、愛立信、上海貝爾等設備廠商參展規模下降,諾基亞、西門子通信退出;昔日的主角——三大運營商展臺規模和內容縮水……2012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門可羅雀。
盡管如此,場內外的細節和聲音,依然可見行業暗流涌動。
運營商:著眼未來
告別前幾年冷冰冰的專業名詞和業務介紹,今年電信運營商帶來更多的是貼近生活的應用展示。
記者發現,智慧城市理念已成為三家的共同聚焦點。中國電信將光纖入戶作為重點展示版塊,并由全國勞模、上海市“工人發明家”現場演示根據不同墻體巧妙穿設光纖的辦法;中國移動則重點展示移動醫護通、智慧課堂等應用;中國聯通也通過三大展區19項新應用,詮釋其“智慧城市”戰略。
有趣的是,中國移動今年沒有選擇緊挨中國電信,其打出的 “4G(TD-LTE)來了!”與隔路相望的電信標語“卓越3G唯有天翼”形成對比。中國移動選擇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反其道而行”,展區多半都是TD-LTE終端、芯片或者應用。
工信部部長苗圩之前透露,“TD-LTE牌照將于一年左右發放。”給在3G時代發展并不如意的中國移動帶來了曙光。盡管中國移動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距離商用,也只差一張牌照的距離。”但據介紹,TD-LTE手機面臨的問題并不單一,比如為支持全球比較分散的多種4G頻段,芯片除了多模還需要做到“多頻”,同時也亟須有更優秀的方案來降低4G手機功耗,才能接近商用。飛象網CEO項立剛(微博)也向記者表示,TD-LTE手機大規模上市起碼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
而電信正值3G收獲期,其移動用戶總數增至近1.47億。雙方的真正較量不是現在,而是未來。
終端:“中華酷聯”爭寵
與運營商的低調競爭相比,國產手機商們累積的能量正迎來大爆發,給了缺席的國際終端巨頭一記重拳。
通信展上,諾基亞作為唯一的國際品牌亮相,偌大的展廳,只有Lumia920和Lumia820兩款新機。而“中華酷聯”來勢洶洶:中興通訊搶先推出四核手機中興GrandEra,號稱全球最薄;華為也帶來了四核平板電腦MediaPad10FHD和四核手機AscendD1;酷派帶來的23款智能機中,主打5英寸屏、雙待的大觀系列高端產品;聯想則攜多款高性價比的樂Phone亮相;海信也展示了其第一款四核手機,預計將于今年第四季度發布。
捷孚凱市場咨詢(中國)公司運營商事業部負責人孫開對記者表示:“2012年以中華酷聯為首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左右,而且每個月新品上市的速度較之前較大幅度提升。2010年上半年新上市手機在整個市場占比約33%左右,今年上半年則已達到57%。”
宇龍酷派常務副總裁李旺在通信展上表示,從雙核到四核都是中國企業引領發布,中國手機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在增強。“事實上,運營商的需求最先受到支撐的就是國產手機商,國際巨頭要么不屑,要么跟不上節奏。”
相較之下,聯想將重點鎖定在與三大運營商定制的智能手機上,“未來會加強自主渠道的建設。”聯想集團副總裁、運營商業務總經理馮幸稱,預計今年聯想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2000萬臺。“目前聯想的千元機都維持在1500元以下,下一步聯想的運營商產品將逐步向更高的價位端進軍。”
“對國產手機品牌而言,布局時應不僅僅注重硬件比拼,只有考慮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才能走向海外市場。”海信市場部宣傳高級主管易本祥告訴記者,只有找到四核以上的殺手級應用,才能真正說服消費者。“例如裸眼3D等功能,在四核上就應該能呈現得更好。”
“今年是中興智能轉型的深化年,中興希望借助GrandEra突入高端四核手機領域,全面發展中興通訊的高端移動終端產品鏈。”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何士友指出,為了在競爭中有所突破,中興也將在第四季度對外發布自主研發的操作系統,非基于谷歌Android的二次開發。他還強調,4G對于通信廠商而言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門檻極高的領域,需要強大的技術研發和綜合服務能力。
推薦閱讀
近年來,隨著國內移動支付標準不斷推遲公布,國民技術也與自己的支付標準幾經沉>>>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2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遇冷提前入冬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