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村泉)一提到移動支付2.4GHz技術,自然而然就會將其與這一標準的發明者國民技術聯系起來。近年來,隨著國內移動支付標準不斷推遲公布,國民技術也與自己的支付標準幾經沉浮。
上月,國民技術的數據顯示,2012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3045.33萬元,同比下降26.07%;營業利潤760.85萬元,同比下降83.71%;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3092.48萬元,同比下降47.51%。
國民技術2.4G技術幾經沉浮 體力透支引擔憂
業績下滑現在幾乎與國民技術是同義詞。國民技術的業績表明,其已經是連續六個季度出現利潤下降。這與其上市前營收和利潤均高速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對此,國民技術方面這樣解釋道:"公司為了降低對單一產品的依賴,進行了技術創新,形成了現在多產品線多條腿走路的格局,但新產品對營業收入還沒有形成良好、穩定的貢獻,任何新產品從研發到銷售需要一定的時間"。
但據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中獲得的消息顯示,一度讓國民技術引以為傲的"手機深圳通"業務(指深圳部分商場、超市、地鐵站等公共場所的自動售貨機可刷手機消費的業務)今年一度缺貨嚴重,有投資者稱,"不僅寶安區龍華服務廳大小卡斷貨,錦繡江南服務廳一樣的大小卡斷貨兩個月以上。因為到目前為止已斷貨兩月有余,所以同樣的也不能確認大小卡什么時間能到貨。并且通過了解其他營業廳狀況,清水河的大卡不足25張了,馬上也將處于斷貨的狀態。另外其他營業廳大卡存貨多的也就70來張,算算100家營業廳頂多也就1萬張大卡都不到"。
記者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網絡互動平臺上看到,在7月底時,國民技術對此回應稱,"目前公司與深圳通公司、深圳移動等運營商合作正常。我司正在與合作方共同努力提高發卡效率,近期可恢復供應"。而在此前,國民技術在回答投資者的相關提問時,多次以"一切正常"作為回復,引發了投資者強烈質疑,這或許也可視作國民技術業績仍在下滑的一大原因。
不過,2.4G技術雖然讓國民技術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但并不說明該項技術的發展空間正變得越來越小。本周二,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主辦的電子銀行高峰論壇上,央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樊爽文透露,移動支付標準現在認同為中國銀聯主導的13.56M(NFC標準)。但樊爽文也說,"通訊標準模式我認為不搞一刀切更好,推動一種技術的時候最好也為其它的標準留下生存的空間"。似乎對2.4G技術也表示支持。
國民技術內部人士曾在接受IT商業新聞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源自國外的NFC標準存在著很多問題,很多企業都是將其與2.4G標準同時準備。有移動支付業者也說,推行13.56M標準,并不意味著中國移動完全放棄了2.4G,預計中國移動在2.4G已經推廣的區域,還將繼續維持。易觀國際分析師張萌也對IT商業新聞網表示,不排除三大運營商未來均會支持2.4G標準。而中移動研究院人士則認為,兩個標準都可以成為移動支付國標,技術應用上并沒有明顯的優劣,但"背后涉及到太多的利益",這也是移動支付標準遲遲無法推出的原因。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與3G發展的幾個數字相對應的是,我國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和智能終端產業也在快速發展,而這兩個因素也是我國3G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曹淑敏還舉了微信的例子,她援引騰訊董事局主席馬化騰的預測,微信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