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最近有消息稱,華為已與多家投行接洽,內容涉及可能的上市程序和上市地點,以及何種信息須予披露以為上市程序提供便利等,希望以此提升公司透明度以及在美國市場贏得大單的機會。華為尚未定出IPO時間表,該公司雖考慮在香港或倫敦上市,不過更傾向于在美國上市。對此傳言,華為發言人威廉·普魯莫(William Plummer)未予置評,但稱“當從商業角度考慮,有必要時,公司會進行上市”。
這并非華為首次傳出要上市的信息。上月下旬,華為澳大利亞董事布倫拜(John Brumby)在《澳大利亞人報》發表文章稱,華為公司將考慮在未來十年內在澳大利亞證交所上市,這樣有助于緩解外界對華為與中國政府關系太過密切的擔憂。該文章出來后,已開始引發業界對華為上市的探討。不過,上述華為澳大利亞董事的建議主要是要將華為在澳大利亞的資產上市。更早的2008年時,華為曾欲出售終端業務,也引發業界猜想華為希望上市融資。
華為不排除上市可能 復雜股權問題待解
曾有華為離職員工表示,華為在創辦的初期,作為民營企業融資困難,同時為了吸引人才,實行了全員持股。既是員工又是股東,所以華為能萬眾一心,蓬勃向上,企業的執行力特別強。不過,同樣由于全員持股,華為的股權問題非常復雜,不利于上市。
盡管華為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設備商,但近年來開拓美國、澳大利亞等市場時,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一部分觀點堅持認為,由于任正非曾在部隊服役,華為也具有一定的軍事和政府背景,允許華為設備進入美國市場將導致美國通信信息系統被破壞,以及被監聽。盡管華為已經多次否認,也做出種種努力增加透明度,比如允許第三方檢查其設備,以及聘請游說團隊向美國政府解釋其立場,但目前來看,疑慮完全沒有消除。
據稱,華為管理層和董事會曾在去年就IPO事宜進行過認真討論,贊成IPO的人認為,上市能夠讓華為的所有者結構、收入來源、風險因素和是否接受國家支持變得透明。反對聲音認為,上市仍然不能消除美國等國家的疑慮,作為華為的競爭對手,中興通訊雖然是上市公司,但也未能突破美國等市場。
另據報道,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將在當地時間8日發布針對兩家中國通信企業華為和中興“可能對美國帶來安全威脅”的調查結果。不過,結果已沒有懸念。在美國 CBS電視臺7日播出的節目中,該委員會主席邁克·羅杰斯已為華為“扣上帽子”:“如果我是一家美國公司……當人們正瞅著華為的生意時,如果真的關心自己 的知識產權、關心顧客的隱私、關心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安全,我會選擇另外一家供貨商。”該委員會對這兩家中國企業的產品“涉嫌為中國間諜活動提供便利”的調查耗時近一年,9月中旬,華為和中興的高管分別被要求在美眾院聽證會上提供證詞。
新聞鏈接:關于華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員工持股的民營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創建于中國深圳,是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在2012年8月30日公布的2012年中國民營500強企業榜單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名列第二,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機廠商,同時華為也是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公司。
推薦閱讀
在外界看來,深港產學研是幸運的,又是不幸的。國民技術上市首日即實現了高達146倍的市盈率,隨后,深港產學研所持股份的市值更是達到了13.7億元最高值。但好景不長,很快國民技術的股價在沖到最高點后,連續下跌兩年>>>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為不排除上市可能 復雜股權問題待解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