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表,如今的手機個個光鮮亮麗,但是外表之下卻掩藏著不少有毒化學物質! 據(jù)英國媒體5日報道,近日,一項研究調查了最近5年的36款手機,發(fā)現(xiàn)它們都包含鉛、汞和鎘等至少一種有毒物質。有6款手機的“危險系數(shù)”最高,其中iPhone一代毒性最大。
iPhone 4S毒性較小
這一研究是由外國拆卸組織iFixit和一家名為healthystuff.org的健康研究機構進行的,對36款智能手機進行X射線熒光光譜分析,給出0~5的評分,分數(shù)越低代表有毒化學物質含量越少,并且按照化學成分、零部件和整體評價對這些產(chǎn)品進行排名。
在此次檢測的36款手機都包含了至少一種有毒物質,其中有6款手機對環(huán)境危害較小,24款手機危害中等,還有6款手機危害較大。
iPhone一代(iPhone 2G)為所有受調查手機中毒性最大的,而iPhone 4S和iPhone 5的有毒化學物質減少了很多。毒性最小的是摩托羅拉Citrus,iPhone 4S緊隨其后。iPhone 5在毒性排行榜中位列第五,優(yōu)于其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S III(排名第九)。
制造商對此秘而不宣
據(jù)報道,這些無處不在的電子產(chǎn)品內(nèi)藏著的有毒化學物質多到令人難以置信,從危險的阻燃劑、聚氯乙烯和溴到鉛、錫、鉻甚至是汞和鎘等重金屬無所不包。然而長期以來,制造商一直對手機的危險成分秘而不宣。于是這些研究人員只好拆開手機,分析其化學成分,一探究竟。
污染貫穿手機生命周期
這些有毒化學物質的污染貫穿產(chǎn)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從礦物開采和加工、制造手機到手機使用壽命結束時都會產(chǎn)生污染。在處理和回收成為電子垃圾的手機時產(chǎn)生的排放物尤其成問題。2004年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四分之三的手機會瀝出達到危險垃圾水平的鉛。
報道稱,這些物質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與孩子的出生缺陷、學習能力受損和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有關。據(jù)報道,這些手機一旦最終成為電子垃圾就難追蹤,估計50%~80%的電子垃圾出口到了中國、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和菲律賓等國。
推薦閱讀
摩托羅拉移動發(fā)聲明 稱已停止研發(fā)Webtop軟件
日前,摩托羅拉移動發(fā)表聲明稱已停止Webtop軟件的研發(fā)。作為一款軟件,Webtop可以把摩托羅拉移動的智能手機,比如ATT版的Atrix4G,打造成一款特別的筆記本電腦附件,從而執(zhí)行部分計算機功能,如網(wǎng)絡瀏覽等。 【IT商業(y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研究稱蘋果iPhone等手機含有毒物質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