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9日上午消息,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周一發布報告,指控華為和中興的電信設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并建議美國企業不要購買這兩家公司的設備。
調查報告
在這份長達52頁的報告中,情報委員會稱,華為和中興均未解決議員們的擔憂。正因如此,該委員會認為,美國公司應該考慮從其他企業購買電信設備。作為該委員會的主席,麥克·羅杰斯(Mike Rogers)曾經多次指出,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等美國政府部門也應開展刑事調查。他還透露,一旦發現新消息,便有可能對該報告進行增補。
由于美國政府一直擔心中興和華為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阻礙了這兩家公司在美國的發展。但這兩家公司都否認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并一直在努力提升美國市場的形象。
在被問及此舉是否會影響華為在美國的業務時,該公司外部事務副總裁比爾·普盧默(Bill Plummer)稱該報告為“政治干預”。“華為是一家受世界信賴的公司,產品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驗證。”他說,“今天,這是事實。今后,這仍將是事實。”
普盧默還在華為網站上發布了一篇博客文章,重申該公司將繼續投資美國市場,并批評該報告忽視現實,未能提供安全風險的切實證據。
華為也已經發布官方聲明,指責情報委員會預設立場。與此同時,中興也重申該公司不會對美國電信基礎設施構成威脅。
華為和中興都認為,因為他們的設備源于中國而產生擔憂是沒有意義的。即使很多電信設備公司的總部位于歐洲,但多數設備仍舊在中國生產。中興認為,從邏輯上講,美國政府應當擴大調查范圍,對所有在中國生產設備的企業展開調查,包括西方廠商。
華為回應
情報委員會將主要矛頭對準了規模更大的華為,他們在報告中稱,“多名華為現任和前任員工”指控華為管理人員的非法行為,涉及欺詐、行賄、侵權和移民等問題。該委員會還表示,將把涉及欺詐和行賄的問題轉交給美國司法部處理。
普盧默參加了美國國會的新聞發布會,他對這一結論非常不滿。在發布會結束后,他便立刻被記者圍成一團。他對情報委員會的很多評論提出質疑,包括該委員會對華為未提供充分信息的指控。
“認為封殺一家公司就能解決問題的想法很危險。”他說,禁用華為產品將危及美國就業,而真正的解決方案應該是制定一套全球化的標準,監管所有公司。
“我們公司不應該被某些人的政治目的綁架。”他補充道。在隨后的記者會上,普盧默進一步對該報告展開炮轟,認為這份報告是對華為的誹謗,其實質是一種貿易保護行為。
在發布會上,羅杰斯特意強調,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處理美國電腦網絡敏感數據,可能威脅美國國家安全。情報委員會成員達奇·魯珀斯伯格(Dutch Ruppersberger)否認該報告僅僅是“以國家安全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
隨著華為不斷成長并進軍新的市場,該公司也在四處樹敵,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思科。這兩家公司最近十年曾經多次發生沖突,例如,思科2003年指控華為竊取該公司的專利源代碼。思科有可能是這起調查的最大受益者,而華為也曾表示,思科經常是華為名譽受損事件的幕后推手。
與此同時,在發現中興向伊朗出售思科品牌的網絡設備后,思科最近也與之終止合作。
證據不足
情報委員會的最新報告很注重修辭,但卻沒有提供太多實質性的信息。例如,該報告并未舉出華為和中興威脅美國給國家安全的任何實例。
相反,議員們只是引述了幾起引發警惕的事件。例如,議員們在部分中興設備中發現“后門”,但中興則將其稱作“漏洞”。而華為的路由器也曾經在半夜啟動,向中國發送龐大的數據包。
普盧默承認,幾個月前曾經有一名華為員工的筆記本接入客戶網絡,并向美國境外傳送數據。但他表示,該筆記本電腦當晚在進入圣安東尼奧一家酒店前被感染,而且使用的是酒店共享的WiFi網絡,而非華為的網絡。
普盧默指出,如果將此視為間諜行為,那么類似的事情隨處可見,唯一的辦法是加強合作,而不是封殺某些企業。
羅杰斯在發布會結束時表示,他希望這份報告可以明確表明美國國會的立場:我們不會忽視任何間諜威脅。“我們希望這至少能夠敲響警鐘,我們希望這成為確保電信市場自由開放的第一步。”他說。
華為在報告發布后發表聲明稱:“美國是法治國家,所有的指控都應基于切實的證據。該報告……未能提供明確信息,證實委員會擔憂的合理性。”華為稱,該公司一直在配合情報委員會的調查,還多次派高管與之會面,但該委員會似乎早已預設立場。不僅如此,“該報告還使用了很多傳言和猜測來證實并不存在的指控……我們不得不懷疑該報告的唯一目的就是阻礙競爭,阻礙中國ICT(信息通信技術)公司進入美國市場。”
中興也發表聲明稱,該公司的設備很安全,不會對美國電信基礎設施構成威脅。該公司說:“委員會稱,中興之所以被調查,僅僅是因為它是‘中國兩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之一’,然而,目前在美國和全世界出售的幾乎所有電信基礎設施設備都包含中國制造的零部件。其中也包括所有在美國開展業務的西方廠商,他們的很多產品都是由中國合資公司和供應商生產的。”中興認為,情報委員會的調查過于看重地域因素,而非設備本身的安全性。
推薦閱讀
分析師表示,高通、三星、夏普、LG等業者,掌握iPhone5關鍵晶片、面板,以及內嵌式觸控屏幕訂單,成為僅次于蘋果之外,iPhone5的最大受惠者。臺灣廠商可分得利潤僅占總利潤不到1%,仍難逃“做苦工”的命運。 近日iPh>>>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眾議院建議美企放棄華為中興電信設備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