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iPhone5拆解報告出爐,16GB版本成本約207美元。按照iPhone5零售價為649美元計算,蘋果本身仍將掌握超過50%利潤,臺灣供應鏈產值約占總成本10%。但因無法取得觸控面板、處理器等最大利潤的部件訂單,臺灣廠商可分得利潤僅占總利潤不到1%,仍難逃“做苦工”的命運。
蘋果力推“去三星化”策略,將面板、內存等關鍵部件訂單大量轉移至日本廠商,也讓iPhone5利潤鏈重新分配。分析師表示,高通、三星、夏普、LG等業者,掌握iPhone5關鍵晶片、面板,以及內嵌式觸控屏幕訂單,成為僅次于蘋果之外,iPhone5的最大受惠者。
原本歸屬韓國廠商的利潤,陸續轉至夏普、東芝等,臺灣廠商只能“眼饞”,還需要面對近期新臺幣升值對利潤的威脅。科技市場調查機構iSuppli調查,iPhone5成本高于iPhone4S。以16GB版本為例,比iPhone4S多了19美元。
美國投行Piper Jaffray分析師曼斯特認為iPhone 5上市后,其在9月份剩余的幾天時間里的銷量便可達到600萬甚至1000萬部,而預計在接下來的一個季度中,iPhone產品銷量將達到4900萬部。
推薦閱讀
中興通訊香港上市公司9日晚間發布公告指,美眾議院調查報告及思科終止與中興合作,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響。此前華為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由于美國大的運營商本來就不采購華為的設備,因此眾議>>>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