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柴崎)雖然自稱不做手機,但騰訊也在以另外的方式向智能終端領域滲透。
IT商業新聞網記者今日在某品牌手機發布會上看到,該廠商與騰訊進行合作,在手機中內置QQservice,用戶只要輸入一次賬號密碼,即可任意切換所有應用。
事實上,業界普遍認為,在國內最有需求也最有實力自己推出手機終端的就是騰訊,人們一直猜測騰訊很可能也介入手機生產領域。
對于這些猜測,騰訊董事長馬化騰在其個人微博中曾明確表示不做手機,愿意與手機廠商展開合作。騰訊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裁劉成敏不久前對此也曾經表示,雖然中國手機網民已經達到3.59億,但目前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并沒有完全建立,主要問題在于多數廣告主尚未認可在移動互聯網上做廣告。“手機不是移動互聯網入口,不是說買了一個手機就必須使用其服務。”“用戶越自由越搶著做手機,這種邏輯是不成立的。”據介紹,騰訊目前對待手機的態度是,與硬件廠商合作,把自己的QQservice植入其中。劉成敏認為,植入騰訊的服務可以幫助手機廠商增值,另外在營銷上騰訊也會給予支持。QQService通過后臺的整合以及前臺的客戶端,能讓內容服務和手機硬件本身更好地結合。今日新發布的該品牌手機,正印證了騰訊的這番話。而騰訊這種做法,其實也可看做是與其它眾多互聯網公司做手機的目標是一致的——均為了搶占移動互聯網入口。騰訊儼然成為了互聯網界的隱形手機廠商。
縱觀騰訊的產業版圖,目前,它與微軟(MSN)、百度、新浪、搜狐、網易、淘寶、京東、360、UC、優酷土豆等均展開了正面交鋒。其中,在即時通訊、游戲娛樂和客戶端應用軟件等領域,騰訊占有相對明顯的優勢;但在電子商務、搜索、音視頻、網絡媒體、安全軟件等領域,騰訊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甚至“面臨難以攻克的天險”。
新業務拓展不力,放緩了這只日漸臃腫的企鵝前行的步伐。2011年,雖然騰訊營業收入達到了創紀錄的285億元,但僅同比增長45%。與其2008年、2009年、2010年分別高達87.2%、73.9%、58%的增長率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騰訊正在面臨的一個更大的危機是,“微創新”效應似乎正在不斷遞減。不僅,在電商、搜索、門戶、微博、視頻等領域,騰訊沒有通過“微創新”體現出它的“后發優勢”,而且,騰訊甚至可能會錯失一些重要的商業機會。加上今年5月騰訊剛進行了第二次架構重組以及大幅提升了該公司旗下移動互聯網業務的戰略地位,讓騰訊對于無線互聯網市場有了高度的期待,其在PC端發展緩慢的搜索業務,也希望能獲得移動互聯網的拉動。因此,騰訊自稱“不做手機”,也是為了避免錯誤降低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時也體現出了其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小心謹慎和押寶心態。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在此期間,以往的強勢心態能否同樣獲得調整,如何與手機廠商等有一個合理的分成比例,以及如何處理龐雜的自有業務與開放業務之間的關系,始終是外界對騰訊的最大疑慮。
推薦閱讀
此次TD-LTE頻譜規劃的明確令中國移動振奮不已。不過,這一國產4G標準或許會出現新的變化,一方面中國電信也有望采用TD-LTE,另一方面,業內人士也對TD-LTE缺乏低頻段表示擔憂。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在最>>>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成隱形手機廠商 不做硬件凸顯押寶心態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