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王嵐)據外媒報道,據兩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白宮曾命令有關機構對美國電信公司的供應商所帶來的安全風險進行調查,但這次調查沒有發現確切證據表明華為在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相反,白宮這次為期18個月的調查在今年早些時候得出結論,認為依賴華為的電信設備具有風險是其它原因導致的,如設備存在黑客可以利用的安全漏洞等。
這次調查的結果此前未對外公布,部分支持美國國會上周發布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報告。美國國會的報告反對允許華為和中興通訊為美國提供重要的電信基礎設施。但白宮的調查可能消除發現華為在為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的猜測。
但一些問題仍未有答案。例如,目前還不清楚華為設備中發現的安全漏洞是否有意安排的,此外,也不清楚這次調查結束后是否發現有新的重要情報。
消息人士稱,在美國情報機構和其他部門的幫助下,參與白宮這次秘密調查的人員對有關可疑活動的報告進行了深入研究,并詳細詢問近1000名電信設備買家。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我們知道美國政府的一些部門十分希望能找到華為在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如果確實有這樣的證據,我們不會放過的。”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凱特琳·海登(Caitlin Hayden)拒絕對此次調查發表評論。華為發言人表示,該公司對這次調查的情況不了解,如果這次調查沒有發現華為在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它并不感到驚訝。
此次被美國國會長時間以安全為由調查,綜合各方觀點來看,不外乎以下兩種:對我國經濟崛起的擔憂;對本土企業的保護。
多位觀察人士認為,近二、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讓美國非常警惕,戰略競爭關系決定了其以種種借口阻擊中國企業在其境內的擴張,中國企業此前在美國發起的多項并購案例的失敗原因即是在此。對于這種觀點,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表示贊同,“美國對我國企業頻頻設置市場、技術,甚至‘國家安全’的貿易壁壘,限制我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主要源自于對我國崛起的擔憂,中國經濟呈現驚人的發展速度讓美國感到巨大的壓力。”
除此之外,對本土企業的保護也成為導致本次中國企業在美遇阻的原因之一。王寧遠認為,從通信行業規模、核心技術水平等發展狀況而言,美國遠遠超過我國。盡管華為中興在全球通信設備制造行業具有較強的市場份額,但其技術實力與美國企業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真正讓美國擔憂的并非華為中興的技術實力,而是華為中興的發展潛力以及對美國市場的逐漸占領。
而在艾媒咨詢CEO張毅看來,美國最為擔心的,是未來移動終端對基礎電信運營商的沖擊。此前,兩國電信企業曾有過密切合作的時期,而從合作變為對立,根本的原因在于通信行業環境已今非昔比。“基礎電信運營商在發展的過程中話語權及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導致其它電信企業和配套企業有較大變動”。
基于這種行業狀況,張毅認為,通信行業未來5年內,必然呈現出三種發展特性來:“傳統老牌的通信企業將大洗牌;而能否轉型成功將決定未來的行業話語權;龐大的機構和業務將迎來瘦身期”。
推薦閱讀
中興通訊15日全天封死跌停,資金瘋狂出逃,成交龍虎榜前五位均為機構席位;16日該股大幅低開,盤中最大跌幅近9%,收盤跌幅收窄,但仍下跌4.23%,成交量創上市以來次高。 10月18日截止9:49,中興通訊報價9.03元,跌0>>>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美方未發現華為間諜證據 通信業將洗牌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