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海城)據國外媒體報道,聯想集團首次計劃向海外市場出售智能手機產品,以便與三星、蘋果競爭。
聯想亞太和拉丁美洲地區總裁米爾科·范杜伊吉(Milko van Duijl)說,“我們仍處于業務加強和投資過程。智能手機業務的利潤率不錯,但要實現盈利還需要時間。”范杜伊吉表示,聯想將于11月初開始在印度銷售智能手機。為了推動公司在新興市場的智能手機銷售,聯想上周開始在印尼銷售智能手機,最近也進入了菲律賓和越南的智能手機市場。“我們決定提供多種不同的產品供用戶選擇,不僅涵蓋高端和低端(智能手機),同時也有中端智能手機。”范杜伊吉強調。
在PC業務已經達到“天花板”的時候,聯想的目光早已向智能手機等業務上轉移。然而這需要勇氣,當然也有著巨大的壓力。
圖片來源:路透
按照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的“PC+”戰略,聯想在傳統PC業務之外要發展智能手機、平板、智能電視等業務。在這場圍繞屏幕展開的消費電子闖關中,聯想已經在傳統的PC及手機業務領域取得了一定成績。
在賽諾近期公布的報告中,聯想功能手機已超越諾基亞,以11%的市場份額成為中國市場第二。智能手機領域同樣如此,13.1%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列第二位。艾媒咨詢CEO張毅分析說,“聯想智能手機之所以在內地運營商綁定銷售渠道中取得好的銷售成績,有兩個關鍵原因:一是聯想所推產品以千元智能機為主,二是聯想在運營商渠道中投放的機型數量比較多”。但其智能手機業務至今尚未獲利。
兩年之內稱霸國內市場,這是聯想的目標,和PC的路徑驚人的一致,聯想的手機業務也開始了“倒計時”。
聯想的打法有別于其他任何一家競爭對手,在供應鏈上的積累可以讓它輕松地拿到成本優勢,而逐漸完善的營銷網絡又可以迅速地實現變現。這個“短平快”的商業模型,甚至不需要過多的品牌渲染,因為它總是比其他產品更接近消費者,而且它又有如此高的性價比。
這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因為市場占有率的快速提高,不僅僅能讓你存活下來,還會在市場成熟期產生幾何級數的效應。這是聯想看到的市場,即便它現在的確是增收不增利。
同時,這也是一把雙刃劍。這依然是聯想最大的隱患之一。畢竟智能終端發展會趨于微利,手機硬件注定會像PC一樣碰上“天花板”,聯想需要學會持續地去經營用戶。
除了這些因素以外,聯想最大的挑戰還在于,何時能推出類似于三星Galaxy系列的精品機型。目前聯想的智能機產品,千元智能機占據主要部分,去年起其也開始調整產品線,增加了中高端機型,但效果并不明顯。張毅認為,聯想需在精品機型和品牌傳播上多下功夫才行。
聯想MIDH總裁劉軍現在的壓力顯而易見。MIDH位于武漢的基地現已啟動運營,楊元慶已經給其定下了“產品要覆蓋全球,到2014年,年銷售額將達到100億元人民幣,未來五年有望達到500億元人民幣”的艱巨目標,再加上柳傳志也曾說,“在劉軍身上,元慶很舍得花”,劉軍將如何完成任務?
推薦閱讀
目前業界提供給用戶使用的測速軟件種類繁多,其中又分為下載版本和在線版本,主要原理是通過模擬用戶使用進行數據的交換和站點的訪問,通過流量和時間的計算得到用戶實際的寬帶速度數值。 隨著一年一度的電商促銷高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聯想急拓展智能手機業務 楊元慶施壓劉軍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