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晚間,華星創業(300025.SZ)如期公布了其資產重組預案,從8月31日停牌到現在,兩個月緊鑼密鼓的重組案終于塵埃落定。
華星創業在公告中稱,將以6.72元/股的價格發行4297萬股收購資產遠利網訊99%股份、鑫眾通信39%股份和明訊網絡39%股份。同時,華星創業還將以6.02元/股的價格向不超過10名特定對象增發1600萬股,擬募集資金9624萬來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就在之前的25日,華星創業還公布了其2012年三季報,公告顯示,其2012年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860萬,同比下降30.41%,而其基本每股收益、稀釋每股收益也分別較上年同期下降29.41%、29.41%。
這和華星創業初次登陸創業板,在其募投項目中所承諾的不一樣。
華星創業證券部人士也向記者表示:“募投項目的盈利確實對公司整體的盈利有較大影響。”
最高溢價率442.52%
根據預案顯示,此次交易擬收購資產遠利網訊99%股份、鑫眾通信39%股份和明訊網絡39%股份預估值分別為9801萬元、10374萬元和8697萬元,預估值合計為2.88億元。
而在收購書中卻顯示,在收購時,遠利網訊99%股權的賬面值僅為1806萬,鑫眾通信39%股權賬面值僅為3543萬,明訊網絡39%股權賬面值僅為3463萬。華星創業對其收購價卻分別溢價高達442.52%、192.8%和151.13%。
華星創業解釋稱:“其賬面價值并未反映上述經驗以及其所擁有的品牌形象、生產技術、銷售網絡、企業資質、客戶資源等無形資產的價值。”
而從過往業績來看,這筆買賣不見得劃算。
以鑫眾通信為例,其2010年總資產為1.1億,凈利潤2251萬;2011年總資產1.9億,凈利潤2063萬,2012年1-8月總資產2.25億,凈利潤878萬。凈利潤下滑嚴重。
不過,遠利網訊、鑫眾通信和明訊網絡原股東對被收購后三年業績進行了承諾。
遠利網訊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800萬元、1100萬元、1400萬元、1800萬元;鑫眾通信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500 萬元、3300萬元、3900萬元、4500萬元;明訊網絡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實現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400 萬元、2600萬元、2800萬元、3000萬元。
如果未達到承諾業績,華星創業有權選擇股份1元回購補償或者利潤現金差價補償。
這些數據如能實現,對今年前三季僅有1860萬元凈利潤的公司而言確實能明顯提振業績。
募投項目藍圖破滅
重組能否實現預期效果尚未可知,華星創業本身的業績已經低迷不堪。
三季報顯示,其前三季凈利潤為1860萬,同比下降30.41%。
尤其值得主意的,是其新增子公司產品尚未有效益。
這意味著,公司的募投項目雖已逐步投產,但卻成公司包袱。
華星創業募集資金原擬投入兩個項目:移動通信技術服務基地及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測試優化系統研發和生產項目,項目總投資額共計約1.18億元。
2012年三季報顯示,前者實現效益1822.54萬,而后者則為-669.25 萬。
而這和華星創業在招股書中對募投項目的盈利描述相去甚遠。
華星創業在招股書中稱,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測試優化系統研發和生產項目前三年收入持續增長,第四年達產,當年新增銷售收入6994.57萬。
截至2012年半年報該項目應達到新增銷售收入5222.16萬,但在2012年半年報中,該項目非但沒有盈利,效益甚至為-353.9萬。
機構開始清倉
同時,公司的財務成本也在不斷升高,侵蝕其利潤。其應付利息期末數較期初數增加481.77%,財務費用2012年1-9月較上年同期數增長943.54%。
更為明顯的還有華星創業的應收賬款。2010年報顯示應收賬款1.50億元,而2012年三季報顯示的應收賬款飆升至4.98億元。下游客戶的壓款行為尤為突出。
同時,華星創業的存貨也在不斷上升,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其存貨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的9053萬。
上述分析師表示:“近兩年通信業是處在下行區間,包括華為、中興、中國移動等華星創業大客戶的凈利潤都在下降,華星創業自然也不好過。”
機構們也開始了大撤退。
華星創業2012年三季報顯示,與半年報時相比,共有6家基金(持股579萬股)清倉,僅1家基金新進購入43萬股。
推薦閱讀
小米的營銷戰略依賴于“蘋果崇拜”,以及這種崇拜的締造者。許多中國消費者將蘋果品牌偶像化,小米則以較低的價格提供了類似產品。在中國,蘋果及其創始人并不缺乏挑戰者,更不用提模仿者。 導語:《紐約時報》網絡版>>>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