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00728.HK)昨日披露公司三季報,該公司1-9月份實現凈利潤125.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8%。
至此,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已發布了前三季度業績。中國電信成為惟一一家凈利潤下降的運營商,該公司將之歸咎于手機銷售成本及網絡容量租賃費的上升。這對正在拼命招攬3G用戶的中國電信而言,可能是甜蜜的苦惱。
3G用戶和移動互聯網是目前三家運營商為數不多的業務亮點。第三方電信分析師付亮昨日接受早報記者采訪時強調,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了3G替代2G用戶時代,運營商理應抓住這一機會,發展3G用戶。“估計今年底月增3G用戶就會突破1000萬,這需要運營商做一系列調整。”
9月份,三家運營商3G用戶新增數量分別為:中國電信328萬、中移動345.5萬戶,中國聯通317.7萬。至9月末,中國移動以7560萬的3G用戶數量繼續領跑,中國聯通達到6686萬,中國電信為5972萬。9月新增的近千萬3G用戶中,除少量直接加入的3G用戶外,更多的是2G用戶被不斷替代。
付亮認為,3G用戶會帶來更多的移動互聯網流量,不僅運營商內部要把2G用戶升級成為3G用戶,而且也在跨運營商爭搶2G用戶升級成3G用戶。“目前手機用戶增長紅利已經沒有了,很多新增用戶都是2G轉換成3G用戶,目前處于過渡期,老號碼和新號碼并用,但是過渡完成后就會把老號碼廢棄,發展一個新客戶并不容易。”
三家運營商為爭奪手機用戶所打出的手段均是資費補貼,用戶購買合約套餐可以享受一定額度的補貼。目前,中國聯通的手機補貼力度最大,中國移動雖補貼總額較多但平均下來每個用戶補貼并不多,中國電信的補貼則較少。
付亮說,聯通已經在作出調整,發動更多社會渠道銷售手機終端,這得益于聯通WCDMA手機款式多的優勢。
中國聯通前三季銷售通信產品成本為337.8億元,同比增48.4%;收入為290.0億元,同比增60.0%;其中3G手機補貼46.4億元,逐季降低——第一季度為19.8億元,第二季度為15.4億元,第三季度為11.3億元。
換而言之,在短期贏利能力提高和長期用戶增長之間如何取得平衡,不僅是業績下降的中國電信需要思考的問題,中國聯通同樣在權衡。
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早前都表態要引入蘋果iPhone 5,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付亮認為,iPhone 5的引入,對第四季度的兩家運營商業績影響不會很大。
運營商們當下需要直面的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何化解“被管道化”這一困局。盡管三家運營商圍繞移動互聯網的數據流量和收入都在增長,但三家公司還沒有找到自己的殺手級應用。
同時,第三方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則不斷蠶食電信運營商業務。比如微信對短信替代明顯,很多年輕人更愿意選擇微信來發送信息。
推薦閱讀
寬帶“缺斤短兩”一時間成為了環球網民配合的懊惱,可為何外洋網民卻不像咱們如許“不淡定”呢?對此,陳金橋起首否定了清華大學副傳授的測算結果,稱其只是個“個案”不具代表性。 今年初,全球最大的CDN服務商美國>>>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oumuer.cn/a/01/20121229/95100.html